首页 > 正文

同行:进不去 记者:得进去

2024-07-08 09:06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6月16日以来,湖南出现大范围强降雨,多地汛情形势严峻,湖南常德郑家驿镇的游鹿溪村成为重灾区。

  暴雨侵袭后,村子情况如何?被困村民是否平安?灾后工作如何开展?

  亲历游鹿溪村暴雨后的三天三夜,潇湘晨报记者给中国记协微信编辑部“我在现场”栏目来稿,讲述这里的故事。

  本栏目长期征稿,详细信息附文末。

  我在现场|路遇后撤同行,记者仍要前进,意义在哪?

  本文作者:曹伟 吴琳红 康漫军 李琼皓

  6月16日以来,湖南出现大范围强降雨,多地汛情形势严峻。由于地处山区,湖南常德郑家驿镇的游鹿溪村在暴雨突袭后成为重灾区。

  暴雨来临前,村干部冒着泥石流的风险驱车逆行,挨家挨户通知居民转移;通讯失联后,几位村组长跑到村里的高处,凭借微弱的信号报平安;当地基层干部一边加紧抢修,一边给村里的居民运送物资……

  现场在哪里,记者就在哪里。得知游鹿溪村受灾严重的消息,我们第一时间奔赴救灾一线。6月24日,我们徒步进入受困区,见证暴雨后的三天三夜。

6月24日中午,从村口通往受困区的道路已经打通约7公里。潇湘晨报记者正在往受困村民区的方向走去。

(一)

  游鹿溪村位于山区。受灾后,最靠近大山深处有五个村民小组被困,其中大多数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情况危急。

游鹿溪村受灾后的景象。潇湘晨报记者 吴琳红 摄

  6月22日,汛情严峻,镇防汛指挥部转移到了村里。在游鹿溪村村口的村委会办公点,我们遇到了郑家驿镇党委书记胡强,这两天他几乎没合眼,盒饭摆在边上,还没来得及吃几口又跑了出去。

  胡强说,游鹿溪村地势中间低,两侧山峰高,坡度也较陡,一旦遭遇强降雨,就容易引发山洪和泥石流。因此,处于地势低洼处的村民需紧急转移。经统计,需转移的受灾村民预计300人。

  “一个都不能少。”

(二)

  面对汛情,第一时间抵达现场,是记者的职责。

  因泥石流、塌方等因素,通往村里的道路多处中断,村里全部断电、通讯中断。

  镇政府调配了挖掘机等大型机械疏通道路,电力部门调来应急电源,才恢复部分供电。

记者正在往受困村民区的方向走去。潇湘晨报记者 曹伟 吴琳红 摄

  为了不让村民家人担心,游鹿溪村村委会工作人员逐个联系在外家属,告诉他们:家里虽有些财产损失,但人员全部安全,基本生活有保障。

  稍微松了口气,我们还想知道,被困的五个村民小组状态如何?是否平安?

  根据前方传来的消息,道路已经抢修到距离村口7公里的位置。此时,另一位媒体同行刚刚驱车从村里出来:“还是进不去,太危险了。”商量过后,我们决定让司机先往下游方向开,车开不了的地方,再徒步进去。

  车行几公里,再也不能往前开了。通往山区的路弯弯曲曲,有的地方石土往下滚落,有的地方道路非常狭窄,地面看上去也不太牢靠。安全起见,司机将车停在高处,我们穿着硌脚的雨靴徒步前进。

  路上,我们看到挖掘机正在作业,将坍塌的道路扒平整,电力工人背着工具在雨中行走,井然有序地开展抢险救灾。

挖掘机正在抢修通往村里的道路。潇湘晨报记者 曹伟 摄

(三)

  经过几小时跋涉,我们终于到达被困的五个村民小组所在地。

一位村民家中已经满是淤泥。潇湘晨报记者 曹伟 摄

  见到我们后,有村民操着一口方言说:“感谢政府。”尽管脚底起了泡,看上去有些狼狈,但听到这句话,我们感觉瞬间被治愈。

  我们发现,很多人聚集在村民周仕家家里。周仕家原本在上海打工,村里的房子平时无人居住。因为担心家中情况,他连夜坐火车赶回来。而他多年前买的汽油发电机派上了用场。

  有村民将储存着装满食物的冰箱扛到他家,也有村民将食物寄存到他家冰箱;插线板上,各式各样的手机正在充电。

周仕家用汽油发电机发电后,提供冰柜供村民存放物资。潇湘晨报记者 吴琳红 摄

  乡亲们向周仕家表示感谢,他有些不好意思:“乡里乡亲的,说这些干啥。”

  采访期间,我们遇到很多领取救济物资后赶回家的村民。原来,就在我们徒步挺进受困区的同时,镇上将大量物资送到并集中发放村民手上,一边加快抢修公路,一边将物资送到车辆能运送到的地方集中发放。村里老人多,一些村民主动帮老人们领取物资,用蛇皮袋和竹竿一块担着回去。

工作人员正在给受困村民准备生活物资,包括一袋米、一壶油、几斤肉、两根蜡烛和两个打火机。潇湘晨报记者 吴琳红 摄

  胡强告诉我们,在确定村民平安之后,他们便想着尽快将救助物资尽快送到村民手上。

  傍晚时分,我们原路走出村子,写下了通讯《 “一个都不能少!”常德桃源县一个村庄暴雨突袭后的三天三夜》,讲述这个村子的故事。

村民领取救助物资后正在往回走,因为一些老人行动不便,村民主动帮着将物资一起领回去。潇湘晨报记者 吴琳红 摄

  稿件发布第二天,我们了解到通往村子最深处的道路已经抢通,电力和通讯已经全面恢复。

  征稿启事

  “我在现场”是中国记协微信启动改版以来开创的首个栏目,是编辑部重点打造的精品栏目。

  “我在现场”中,记者以第一人称讲述一线采访故事,深挖故事细节,分享真知灼见、流露真情实感,鲜活明快、可读性强。编辑部不定期将优秀作品集纳成册出版发行。

  更多稿件请参考文末 #我在现场 专栏。投稿地址zgjxwxtg@163.com请标注【我在现场】+单位+姓名+联系方式。

  投稿要求:

  1、字数2000—3000字最佳;

  2、强调现场感,记者在现场;突出故事性,记者讲好故事;提高可读性,语言表达简洁凝练。

  优质投稿将单篇展示在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上,编辑部会与记者本人联系,后续沟通稿酬等相关事宜。

  

  来源:中国记协微信(ID:zgjxacja)

  本期编辑:任金蕊 彭婕妮 林芝瑶

  实习:叶佳鑫

责任编辑: 普韵乔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80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