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起,吉林省出现持续性降水天气,防汛形势严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吉林总站全员出动,记者王亚平与团队迅速赶往一线点位展开采访报道。
现场直播的间隙,王亚平向中国记协微信编辑部“我在现场”栏目发来稿件,讲述她在抢险现场的见闻与体会。
本栏目长期征稿,详细信息附文末。
我在现场|“别付钱了,我看了你们的直播”
本文作者:王亚平
(一)
“七下八上”是防汛关键期,每到这时,我心里都紧绷着一根弦。
7月21日起,吉林省出现持续性降水天气,加上土壤、水库等容纳降水的能力相对往年偏低,降水叠加影响更大,防汛形势严峻。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吉林总站迅速启动“战时”模式,根据气象部门预警信息及各风险点位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汛情一线报道团队排兵部署,形成临江、集安、蛟河、延吉报道组。我与记者张傲然,技术员肖金伟、吴刚、卢正桥、於大贺,司机韩波、张宝强、张立财,组成了本轮应对台风的第一支报道团队。
26日傍晚,我们抵达汛情较为严重的吉林省临江市,连夜赶往当地发生泥石流的灾害点。在得知当地已根据预案成功转移群众后,大家都稍稍松了口气。
记者连夜探访临江受灾情况。
充分掌握了当地受灾信息、人员转移情况,我们迅速形成报道,并在总台多个频道和栏目播发。
记者张傲然出镜报道。
(二)
台风“格美”步步紧逼,吉林省临江市、集安市、蛟河市等多地出现险情,总站全员分头行动。27日,我负责带领团队前往集安采访报道,同事张傲然则驻守临江。
在前往集安的路上,雨越下越大,眼看着周围水域水位激增,浓重的雾气四处弥漫,能见度不足50米。
这座位于吉林东南部山区的边陲小城,是吉林重要的旅游城市。受强降雨影响,集安市已经遭遇了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部分路段交通受阻,多个村屯供电中断。
集安泥石流灾害点位。
在集安主城区,我看到多处下水井盖被冲走,不断有水从井口涌出,除了24小时轮流值守的民警,路上鲜有行人。
村屯情况如何?风险点位的人群都转移了吗?是否有伤亡?来不及歇脚,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向村镇进发。
记者在集安直播报道路桥水毁阻断点抢险进展。
在距离集安市中心6公里左右,集青公路沿线的万宝沟泥石流抢险现场,我们遇见一位老人站在雨中不断询问施工进展。
他是集安市下解放村的党支部书记田文福,事故发生前,他和巡防人员已经在这里值守两天两夜。
带我们去安置点的路上,田文福一直在接打电话,叮嘱安置点备齐牙刷、卫生纸等物资;嘱咐民兵守住关键路段,防止村民前往风险地区。到了安置点,他挨家挨户给村民送水、收集村民需求。
“村民一个都没落下。人没事,就是万幸。等水退了,我们再好好收拾,领你们好好走一走,再看看我们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我们村部建得老像样了。”田文福笑着对我们说道。
对于持续坚守在抗洪抢险一线村党支部书记的这份邀请,我们暗下决心一定赴约。
记者在集安的首场直播。
在集安市的首日直播任务完成后,我去超市买水。超市老板认出了我——我还未脱下直播时穿的醒目黄色雨靴和被大雨浸透的衣服。
“别付了。”老板摆了摆手,“我看了你的直播,感谢你们对集安的关注和支持。”
我抬头,看见他饱含热泪的眼睛。
我坚持付款,也收下了老板的心意。那一刻,我再次感受到记者这份职业的责任和获得感。
(三)
采访不断深入,团队昼夜奋战,以直播、新闻短片等形式,将当地受灾情况、救援抢险进展一一呈现。
这一阶段的抗洪抢险救援报道,给了我与往年不同的感受:当我们到达各个风险点位时,群众转移任务都已基本完成。
我们的报道主线围绕抢险和安置工作展开,而不再是拍摄采访救援受困群众的场景。
这种感受反映出的,是地方党委政府在提前预警、科学调配等方面做出的努力。
28日开始,当地雨量明显减弱,天空开始放晴。30日6时45分,本轮降雨导致供电中断的点位全部恢复供电。
截至30日中午,经当地交通部门抢修,31处路桥水毁阻断点已完成超7成作业任务。
其中G331国道丹阿线斜沟岭段发生道路下边坡滑坡,损毁坡面深度40米左右。这一线路不仅是农村客运及城乡公交的主要通行路线,也是连接集安市与辽宁省的重要通道。
30日清晨,我们来到这个点位展开全天候、接力式的直播连线,实时跟踪抢险救援最新进展。
直播间隙,我们来不及转场,就地取材,用几个设备包和一件迷彩服搭起饭桌,大家蹲坐在桌旁简单吃了午饭。
团队来不及转场,现场用餐。
当我准备与驻守临江市的同事张傲然沟通采访进展时,他给我发来一段视频:他的妻子正给不满五个月的儿子播放我们在前线采制播出的新闻。
小家伙听不懂,一直在找声音来源,当妈妈说“叫爸爸”,小家伙才对着镜头笑了起来。
同样在临江驻守的司机张宝强,在7月刚迎来他的第二个宝宝。他的妻子每天带两个宝宝给他打至少三通视频通话,叮嘱他注意安全。
参与本次抗洪抢险救援报道的,还有总台到吉林总站的“蹲苗”记者李琳、韩子乔。在蛟河,李琳与记者孙建德,持续关注当地水毁道路抢修、受灾农田排涝进展;在下解放村附近,韩子乔同於大贺、吴刚等技术人员昼夜坚守在采访一线,不断向外传递当地的抢险情况。休假未结束的记者赵文彬,赶往延吉,重点关注302国道山体滑坡抢险进展。此外,驻守在本部的记者张旭成全面统筹应急、气象信息,及时发布动态新闻。
在应对汛情报道中,吉林总站全员上阵,构建三张信息网,迅速、全面、准确地传递汛情信息。
总站全员将持续跟进防汛救灾报道,密切关注后续天气状况,努力做到首报迅速、续报精准、终报完整。
征稿启事
“我在现场”是中国记协微信启动改版以来开创的首个栏目,是编辑部重点打造的精品栏目。
“我在现场”中,记者以第一人称讲述一线采访故事,深挖故事细节,分享真知灼见、流露真情实感,鲜活明快、可读性强。编辑部不定期将优秀作品集纳成册出版发行。
更多稿件请参考文末 #我在现场 专栏。投稿地址zgjxwxtg@163.com请标注【我在现场】+单位+姓名+联系方式。
投稿要求:
1、字数2000—3000字最佳;
2、强调现场感,记者在现场;突出故事性,记者讲好故事;提高可读性,语言表达简洁凝练。
优质投稿将单篇展示在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上,编辑部会与记者本人联系,后续沟通稿酬等相关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