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1日,南巴黎竞技场4号馆,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单一场四分之一决赛备受瞩目。
樊振东逆转张本智和取胜,刘国梁直呼“紧张”、李隼感慨“心脏疼”、教练王皓含泪、马龙眉头紧锁……
现场直播镜头外,还有什么故事?
新华社记者岳冉冉受邀向中国记协微信编辑部“我在现场”栏目发来稿件,讲述她在现场的见闻。
本栏目长期征稿,详细信息附文末。
我在现场 | 张本智和输给樊振东后,对新华社记者说……
本文作者:岳冉冉
(一)
当地时间8月1日,樊振东在巴黎奥运会男子乒乓球四分之一决赛中,上演惊天大逆转,以4:3战胜日本选手张本智和。这场艰难的胜利不仅点燃了现场,也点燃了国人。
采访报道结束,我才知道这场比赛在国内有多火,当晚的热搜几乎被樊振东霸屏。
开赛前,法国记者形容,这会是一场提前上演的决赛,“胜负难料”。
我心里隐隐不安,因为几天前刚采访过张本智和,他说:“混双首轮淘汰后,我要更专心备战男单!”我相信张本智和的话,他一贯目标明确,说到做到。
但这场比赛对于国乒来说不容有失。开赛前,国乒男队齐刷刷坐到了观众席,为樊振东加油。
8月1日,中国队成员为樊振东加油。新华社记者 王东震 摄
本届奥运会,中国乒乓球队的目标是包揽5金。在国乒顺利拿下最难的混双金牌后,大家都认为其余4金问题不大。
在男单项目上,国乒派出王楚钦和樊振东,希望他们能会师决赛。但谁曾想,随着王楚钦爆冷出局,男单稳稳的“双保险”变成了一个人的奋战,万千期望系于樊振东一身。
(二)
不好的预感在开赛时应验。张本智和开局即疯狂,以11:2打出“闪击战”,樊振东就像手感不热,反手无谓失误太多,不是下网就是出界。
很快来到第二局,观众席上的国乒队伍起立加油,樊振东慢慢找回手感,将比分咬至9:9,可惜最后两球,他没能抓住机会,9:11,又被张本智和拿下一局。
所有人心都揪了起来,如果樊振东出局,国乒即危……
我心里焦急,但也意识到自己需要更加专注,我一边紧盯一号桌动态,一边观察周边反应,一边速记每个球的得分过程,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第三局开赛前,樊振东已是汗流浃背,他申请更换“战袍”,主管教练王皓紧随其后。二人换衣返回后,樊振东就像变了一个人,不仅加强了正手位进攻,还一改前两局的颓势。
“醒”过来的樊振东以11:4扳回一局。
8月1日,中国队教练王皓(右)指导樊振东。新华社记者 王东震 摄
有趣的是,第四局开始前,张本智和同样申请换球衣。开局后,他率先得分,之后双方比分交替上升,缠斗至7:7,而樊振东愈战愈勇,连得4分,将大比分扳平成2:2。
第五局,张本智和再次选择打快战,“复刻了”第一轮的状态,11:4轻松拿下,以3:2的大比分再度领先。
此时,如果张本智和再拿下一局,樊振东将被淘汰。
来到关键的第六局,樊振东稳扎稳打,一直以微弱优势领先。6比7,张本智和紧追一分后,王皓指导果断申请暂停。这一招果然奏效,暂停后,樊振东愈战愈勇,没有再给张本智和机会,11:7,将大比分扳至3:3。
樊振东在比赛中回球。
局间暂停,气氛让人窒息。双方再次重回起跑线,胜负难料。
揪心的决胜局到来,开局,樊振东先赢两球。此时,张本智和以球沾了汗为由,申请换球。换球后,他连追4分,4:2占优,樊振东果断调整战术,同样连得4分,6:4。之后,6:5,6:6,张本智和又连追两分。王皓紧张得从教练席上站了起来。
7:7!双方再次战平。胜负依然不定。
空气就像凝固了一样。有人用手蒙上了眼睛,有人把手捂在了胸前。只要球员发球,观众会瞬间安静,只听得到乒乓球的碰撞声,鞋与地面的摩擦声,双方队员的喘息声,而一旦谁得分,球迷会各自欢呼。
比分来到10:7,樊振东的赛点。所有观众都屏住呼吸。
随着樊振东正手击出一个斜线球,4:3逆袭张本智和,全场瞬间沸腾。
张本智和垂下头,蹲下身;樊振东则张开双臂,拥抱胜利。我们的摄影师拍到了这个瞬间,他还开玩笑说,估计会有网友给樊振东P上一对翅膀。
8月1日,樊振东在获胜后庆祝。新华社记者 徐子鉴 摄
(三)
这场比赛进行了1小时8分钟,我的心脏也被“揪了”1小时8分钟。比赛结束,我跑到混采区等待采访樊振东和张本智和。
采访二人的过程非常有趣,他们的回答很精彩,让我对这场比赛有了更深认识。
8月1日,樊振东接受新华社记者岳冉冉(右二)的采访。
樊振东说:“我当时就想好了,我要战斗到最后一个球,要去把比赛赢下!”当他说到“战斗到最后一个球”时,我非常感动,如果没有一颗强大的心脏,没有极强的心理素质,是拿不下一个强劲的对手的。
8月1日,樊振东(左)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王东震 摄
张本智和的回答也很真诚,他说:“我把自己的球百分之百都打出来了,我很满意,但在最后,我看到了樊振东的实力,他最后赢下比赛的欲望比我强。”
张本智和甚至希望樊振东夺冠,因为他看过东京奥运会樊振东输给马龙的比赛,他希望本届奥运会樊振东能圆梦,这样显得自己“输得不可惜”。
8月1日,樊振东(右)和张本智和在赛后致意。新华社记者 王东震 摄
第二天出发去球场前,我在书包里揣上了一瓶速效救心丸,谁会想到,看乒乓球那么累心呢。
征稿启事
“我在现场”是中国记协微信启动改版以来开创的首个栏目,是编辑部重点打造的精品栏目。
“我在现场”中,记者以第一人称讲述一线采访故事,深挖故事细节,分享真知灼见、流露真情实感,鲜活明快、可读性强。编辑部不定期将优秀作品集纳成册出版发行。
更多稿件请参考文末 #我在现场 专栏。投稿地址zgjxwxtg@163.com请标注【我在现场】+单位+姓名+联系方式。
投稿要求:
1、字数2000—3000字最佳;
2、强调现场感,记者在现场;突出故事性,记者讲好故事;提高可读性,语言表达简洁凝练。
优质投稿将单篇展示在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上,编辑部会与记者本人联系,后续沟通稿酬等相关事宜。
来源:中国记协微信(ID:zgjxacja)
本期编辑:任金蕊 林芝瑶 彭婕妮
实习: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