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我的代表作”栏目
上周收到作品130余件
今天
我们展示第二十期入选作品
“我的代表作”活动
正如火如荼进行
点击《同志们,请拿代表作说话!》
可查看活动详情
主题报道
新华社:《这是“落石”的故事,也是落实的故事》
作者:翟伟 宗巍 张博宇
讲述吉林省集安市下解放村在遭遇连续强降雨后面临山体“落石”威胁,当地干部及时发现应对,成功排除险情的故事。视角独特,以小见大,主题深刻,现场感强。
作者:王薇 刘畅 樊嘉晨 王映涵 郭一
将七夕与非遗蜀绣结合,通过穿针乞巧、投针验巧,以及食巧果、拜月等七夕民俗,展现七夕的浪漫意趣和蜀绣的文化内涵。创意新颖,制作精良。
人物报道
极目新闻:《一把扫帚扫出“人间诗话”》专题
作者:极目新闻
通过挖掘“环卫工诗人”甘宏和“油条散文家”王连生等草根创作者的文艺追梦故事,展现平凡生活中的文艺光辉。视角独特,挖掘深入,贴近性强。
西部国际传播中心:《驻村之路》
作者:董冠男 晏语 陈映竹 罗胡鑫
讲述选调生梅文婷从复旦大学毕业后,来到重庆市綦江区中坝村投身农村发展的故事。采访深入,讲述平实,真挚感人。
融合报道
人民日报:《奥运微评说:致敬热爱》
作者:苗苗 徐丹 巩晗
梳理盘点马龙从“锋利的剑”到成长为“我们心中的压舱石”拼搏历程,反映“心怀热爱,就无惧岁月漫长”的主题,展现中国国乒的代代传承。形式创新,话语朴实,主题深刻,传播效果好。
湖北日报:《392张车票,找奥运冠军报销?网友:泪目!点赞!》
作者:赵峰 黄珺 王琼 孙凌
以奥运冠军王宗源父母家中的392张车票为切口,讲述夫妻二人16年间为支持儿子训练,奔波往返于武汉、北京与家乡襄阳的感人故事。视角独特,挖掘深入,真挚感人。
作者:新重庆—重庆日报(集体)
报道将镜头对准快递小哥、机场地勤等高温下的劳动者,真实记录下他们的工作状态。采访扎实,制作精良。
大象新闻:《珍稀动物为何疯狂“涨粉”河南?》
作者:万丹 赵丹枫 张蕴璐 李静
在第二个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以H5和水墨风海报形式,介绍东方白鹳、中华秋沙鸭等河南各地的珍稀动物,展现新时代河南生态文明建设成绩。创意独特,制作精美,交互性强。
四川新闻网:《以江河之名》
作者:戴璐岭 谢川霞 周琼 俞文晶 熊雅琪等
以H5的形式讲述“热不洛的编织袋”“卓玛的工具书”等多个在江河源头川西高原查针梁子发生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形式创新,讲述生动。
抖音博主超级工业:《巴黎奥运会上的中国黑科技,国内企业生产的乒乓球,落点更精准》
作者:超级工业
视频博主以“中国制造”乒乓球、中国选手领奖服为例,从工艺、材质、性能等方面展开介绍,讲述巴黎奥运会上的“中国黑科技”。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讲述生动。
深度报道
检察日报方圆杂志:《奥运开赛,义乌“爆单”!义乌老板娘的“搞钱密码”和“成长烦恼”》
作者:刘亚 张哲
从巴黎奥运期间义乌多家商户订单爆满切入,结合曾困扰商户的问题,展现“法治就是最好营商环境”的主题。挖掘深入,主题深刻,针对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