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重庆采风 | “与更多人分享在重庆的所见所闻”

2024-09-01 09:42 |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重庆频道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2024年“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和主题采风活动于8月26日至9月1日在重庆举行。境外50个国家和地区的记者组织负责人和媒体代表近百人共聚重庆,同80余名中国媒体代表围绕“拓展机遇之路,共享美好未来”展开交流。

外媒嘉宾在重庆梁平区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参观。林子涵摄

  主题采风活动期间,外媒嘉宾分为四路,赴重庆多区县参访交流。

  在沙坪坝区,外媒嘉宾走进重庆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展示中心与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听取重庆在口岸物流、开放通道建设方面的成果介绍,了解重庆由内陆腹地到开放高地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电动汽车是通过这条线路运往埃及的吗?”“还有哪些商品通过这条线路运输?”站在中欧班列(渝新欧)动态微缩火车运输模型前,中东通讯社执行主编、编委、内阁新闻部主任艾曼·卡迪详细询问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物流情况。

  艾曼·卡迪是中国的“老朋友”,曾在北京担任过3年驻站记者,到访过中国多地。此行是他第一次来重庆。

  “在埃及,大到电动汽车,小到文具,很多商品都来自中国,这充分证明了埃及和中国紧密的经贸联系。”艾曼·卡迪对记者说,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埃中贸易、投资合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惠及许多民众。“埃及人很喜欢中国。待采风与论坛结束后,我会通过文章和电视节目,与更多人分享在重庆的所见所闻,让大家了解共建‘一带一路’的成果”。

  在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尼日利亚国家广播公司新闻部副主任莫蒙希莫·阿迪扎远眺集装箱龙门吊,用手机记录下货车繁忙运输的画面。

  “过去数十年,中国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这里就是一个缩影。”莫蒙西莫·阿迪扎向记者展示手机拍摄的视频和照片,“我对在重庆看到的一切感到兴奋,这里在贸易物流、开发开放方面的新成果让我们看到了目标,也为我们提供了经验。我将用手中的笔,为尼日利亚的读者提供信息,让他们了解这里激动人心的变化。”莫蒙西莫·阿迪扎说。

  在万州区同鑫现代农业产业园,外媒嘉宾走进数字化智慧大棚,穿过一排排轨道式栽培的绿色藤蔓,感受现代农业的“科技范儿”。

  印度尼西亚记协主席代表、东盟记联秘书长艾哈迈德·苏里亚维贾详细询问立体栽培、无土栽培等生产技术,并现场体验了莲雾、黄瓜采摘。

  艾哈迈德·苏里亚维贾说,他1990年第一次来到中国,曾去过中国各地。现代农业产业园给了他耳目一新的体验。

  “用科技建造农业产业园,培育生态水果和蔬菜,这令人印象深刻。我第一次有机会来到内陆的重庆,这里不仅有开放的贸易与高技术制造业,也有现代化农业。作为记者,交流访问后,我认为有必要分享此行所获新知。”艾哈迈德·苏里亚维贾对记者说。

  走进重庆梁平区,外媒嘉宾在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三峡竹博园、双桂田园景区等地采风,了解梁平湿地建设、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修复等情况,参观生物多样性监测站、双桂湖水质自动监测站。

  “走进中国,满目是绿色。重庆梁平有生机盎然的湿地和绿地,中国其他很多地区也是如此。中国为生态保护建设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令人惊讶。”埃塞俄比亚新闻从业人员联合会主席、阿哈度广播电视台台长蒂贝布·特费拉对记者说,“来到中国,我学到很多。希望通过我的报道,让更多人了解这里多领域的发展成果。”(王欣悦 林子涵)

责任编辑: 杨涵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24041310785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