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把更多中国好故事讲给世界|评委有话说

2024-09-13 16:02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2022年可谓中国国际传播的“大年”。这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全球激起广泛回响,向世界传递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担当;北京冬奥会圆满举办,为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释放出深厚的文化自信;中国外交迎难而上、勇毅前行,中美两国元首3年多来首次面对面会晤,中国开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阿拉伯世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外交行动,中国发出团结合作的时代强音,为全球共克时艰指明前进方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基于丰富的国际传播题材,第33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项目参评作品从不同维度、以不同形式,回答世界之问、讲好中国故事。脱颖而出的39件作品中包含一等奖6件、二等奖11件、三等奖22件,呈现出不少可圈可点之处。

  核心引领 增进认知认同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舆论格局仍然是“西强我弱”,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与我国的综合国力还不相适应。中国新闻奖代表着我国国际传播新闻作品的最高水准,其重要意义在于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对外宣介,无疑是国际传播的首要任务和核心主题。

  本届获奖作品均聚焦重大主题,生动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精髓要义,向世界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增进海外受众的认知认同。

  新华社一等奖获奖作品《特稿:新征程领路人习近平》,用近1.9万字生动记述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历程,系统展示在他领导下过去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全篇采用约40个与总书记相关的故事、瞬间,配发30多张照片,通过生动的故事、亲民的视角展示出新征程领路人的非凡形象。同样获得一等奖的中国日报社作品《Visits of vision(习近平主席的海外足迹)》则组织记者沿着习近平主席出访五大洲的海外足迹开展回访报道,通过当事人的讲述,展现出习近平主席既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又高瞻远瞩、胸怀天下的世界级领袖形象魅力和气度风范。

  作为唯一获得一等奖的地方媒体作品,新华日报社作品《Home Story in Jiangsu(“家”在江苏)》看似没有直接提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际上“润物细无声”,以外国建筑师团队在江苏开展田野调查的视角与经历,通过《更新(Renew)》《实验(Experimentation)》《转型(Transformation)》《创新(Innovate)》《照护(Care)》五个“家”的故事,探讨了人民民主、共同富裕、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话题,真实展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十年来的发展图景。作品于党的二十大召开前推出,有力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内涵。

  巧借“三物” 展示东方之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如何讲好故事?许多获奖作品巧妙将“三物”——动物、植物、人物作为载体,突出柔性表达,弱化不同国家之间价值观、文化、意识形态的差异,以“小切口”表达“大主题”,通过中国故事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寻求共鸣、共理、共情。

  山东广播电视台拍摄的《大河之洲》是首部全景式展现黄河入海口风貌的自然纪录片,将镜头对准生活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东方白鹳、丹顶鹤等全球濒危珍稀鸟类。除了反映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作品还通过动物表达中国的哲学观。“凤求凰”的故事,通过鸟儿们自由求偶的甜美情景,映射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东方白鹳母亲在恶劣天气下保护孩子的细节,展现自然界中的亲情,也折射出中国的家文化。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的新闻特写《当咖啡花遇上茉莉花》则受到习近平主席以咖啡花和茉莉花相似为喻的启发,以两朵小花切入,将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到访哥斯达黎加咖啡农户萨莫拉一家、2022年福建“福茶驿站”全球寻址活动两个事件有机结合,交织呈现,以茶为媒,以花为信,传递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发生在广袤中国大地上的人的故事同样扣人心弦。其中有普通中国人的故事——金华市广播电视台、义乌市融媒体中心的《义乌有个“阿依乐”》讲述了一位来自新疆和田、能说八种语言的派出所辅警莎莎的故事,通过她在外籍人员聚集的社区的工作日常,诠释了中国开放包容的形象;湖北日报《一位武汉农民的人与自然——让“国宝鸭”爱上小龙虾》通过虾农朱祥为保护鸟群繁殖,舍弃自家虾塘经济利益的故事,展现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已在中国深入人心。还有透过“外嘴”“外眼”呈现的外国人的故事——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寻漆中国的法国漆匠·在乡村》讲述了在中国生活10多年的法国艺术家文森·漆扎根“中国生漆之乡”重庆市城口县,融汇东西方文化,用艺术创作参与“传统文化+产业”的乡村振兴新探索,是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案例;郑州报业集团的《The Dragon Boat Festival(一叶粽子香,日子到端阳)》则通过在郑州工作和生活的摩洛哥姑娘Rim和中外朋友一起过端午,以外国人的视角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

  国际传播中,“我说你听”的单向广播式宣传无法奏效。而“三物”的故事既是“我们想讲的”,也是“受众想听的”,因其真实亲和而更具穿透力、感染力。更为可贵的是,它既能超越国界与种族,戳中“共同人性”,又体现东方美学、彰显民族精神、传递中国价值。

  主动出击 善于亮剑发声

  弘扬“真善美”,也敢于抨击“假恶丑”。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舆论环境,一些作品积极设置议题、创新话语表达、直击关键要害,驳斥部分西方媒体诋毁、抹黑,阐明中国立场、中国主张,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对美舆论斗争,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国内主流媒体准确把握国际舆论场中的攻守之变,在多个国际热点事件、涉华重要议题上主动出击,敢于发声、善于发声。人民日报评论《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实现祖国统一的决心坚如磐石》以“五个严重”对佩洛西窜台恶行定性定调,对美国政府为佩洛西窜台开绿灯、企图“以台制华”进行严正揭批,对民进党当局“倚美谋独”的危险行径进行严正震慑,基调把握稳妥,批驳精准有力,创造多项传播纪录,被国际主流媒体广泛转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永动的战争机器》系列专题,以丰富的视角多层次全景式呈现美国国内矛盾与诸多罪恶行径,大量一手资料的还原和“借嘴说话”的揭露,用事实说话,以道理服人。新华社的《Why won't the Arab world buy U.S. lies about Xinjiang?(阿拉伯世界为何不相信美国涉疆谎言?)》发挥国家级通讯社“点多面广”优势,采访多位外国政要、外交官、学者,通过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一一击破美国炮制的涉疆谎言,具备很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环球时报英文版评论《Who sows seeds of confrontation and reaps profits from turmoil?;Standing on the right side of history the only way to resolve Ukraine crisis(俄乌冲突的历史经纬与时代警示上、下)》聚焦俄乌冲突,鞭辟入里分析背后成因,明确美国和北约是始作俑者,有力批驳美西方对中国的无端指责和猜忌,从中国立场出发详论化解危机之道。(作者系第33届中国新闻奖评委、河南日报社副总编辑张学文)

责任编辑: 葛燕燕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2414131078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