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新一轮变革潮头,新锐者先。
新时代,一批又一批新锐记者以新视角、新表达、新面貌,紧跟时代步伐、深入人民群众、拥抱融合转型。他们的努力与思考,折射出新闻事业后继有人、职责使命代代传承。
即日起,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开设“新锐记者说”栏目,邀请媒体新锐记者结合新闻工作经历,讲故事、说思考、谈体会,激发新闻理想,增强能力本领,适应发展要求。
29岁的沈柏锋,2019年进入中国青年网,成为青蜂侠工作室记者。他与同事进行“青年满意度”系列报道,关注青少年合法权益维护;深入追踪“偶像粉丝非法集资”“考公平台退款难”“上千玩家集体投诉手游bug损害利益”“暗网信息买卖”等多个热点话题。
今年,沈柏锋参加中国记协组织的“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讲述他参与“直播平台涉赌乱象”调查报道的经历。
中国记协“新锐记者说”栏目向沈柏锋约稿,邀请他分享报道经历和见闻思考。
欢迎各单位青年记者将自己从事新闻报道工作的故事、思考及时向我们投稿。征稿信息附文末。
新锐记者说 | 开栏第一篇,给青蜂侠
本文作者:沈柏锋
今年是我参加新闻工作的第6年。
我上大学时,正值新媒体茁壮成长,我被这种新颖的媒介形式所吸引。作为一个学计算机的理工男,我没有在课余时间忙着学习C语言和单片机,而是天天在网上写影评、做海报、剪MV。毕业后,两年的自媒体编导经历让我愈发向往新媒体。我的文案、画面、声音、剪辑,帮助我将信息、价值和情感更加清晰、直接、广泛地传递给受众。
2019年8月,我在一则新闻中认识了一位敢挖真相、勇担道义的记者,并被新闻行业深深吸引 ——“5G元年”,时代蓬勃发展,我的这些能力是不是可以用来传递更多价值和力量?非科班出身的我,是不是也能成为一名记者?
怀着忐忑和期待,我向中国青年网投递了简历,被幸运选中后,我如愿成为一名从事短视频新闻采编工作的记者,并和同事们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青蜂侠。作为共青团中央主办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的记者,服务青年成长,推动社会进步是我们的工作宗旨。
新闻工作,内容繁杂、强度很大。但我坐得住,走得出,有耐心,有韧劲,并且天生看不得有人被欺负、被欺骗,还喜欢较真,慢慢地,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成为我日常主要的工作内容。
近几年,我围绕国家多个部门开展的专项活动,如“清朗”系列专项行动,以“青蜂侠-青年守护平台”上网友的投诉与举报为线索,先后跟进直播平台涉赌、暗网黑灰产、饭圈乱象、“青少年模式”落实、部分手游诱导未成年玩家充值等选题,许多选题一跟就是几个月甚至几年。
新媒体时代,确保新闻真实的前提下,赢得年轻受众的信任、喜爱和支持是我一直探寻的目标。
在电影《孤注一掷》上映期间,我带着实习生尝试网友间流行的“钓鱼”方法,引来10多个蛇头“上钩”。随着调查深入,大量年轻人是如何被欺骗,如何偷渡去缅北的路径逐渐清晰。
这组报道发布后,很快登上了多个平台热搜,警方也迅速跟进。网友评论说:“这帮骗子一直想钓人去缅北,这次被媒体给钓了。”
这几年在新闻工作中,我逐渐意识到“改变”的力量。
首先,我改变报道方式,秉持着“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思路,聚焦青年的关注点、焦虑点、困难点,受众自然会意识到,这件事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此外,报道真相的同时,我们能改变一些事情。比如,经青蜂侠报道后:非法集资平台被关闭;社交平台完善了“青少年模式”;手游开发商完善了防沉迷和充值系统;涉赌直播间被封禁、涉赌主播和运营人员被逮捕并判刑,涉赌平台被整顿……
成为记者这6年,我被水军围攻谩骂过,也遭受过我全力维护其合法权益的采访对象的出卖,还受到过赤裸裸的人身威胁。短短6年,我的网盘中不知不觉存下了9TB的各种录屏、录音和线索素材。
我依旧希望我的报道能够照亮更多不为人知的角落,能够帮助更多的人,做到“服务青年成长,推动社会进步”,这是我的初心,也是我的新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