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壹科技成立于2018年,2021 年我们做出了全球首部数字人短剧《柳夜熙:地支迷阵》。今年1月1日,发布了在马栏山出品的全球首部虚拟制片短剧《柒两人生》。
创壹从2018年的特效阶段到2021年的数字人IP阶段,到2023年的XR以及现在的AIGC“ONE STORY”产品阶段。创壹科技出道即是巅峰,因为在2018年曾经做过一个特效素材,这个素材看似很简单,但这是我们创业的开始。这个素材当时被抖音作为他们的特效出来之后,在当年有一个话题叫“控雨”有术,在抖音当年的话题量超过200亿次,接近200万人使用过这个素材,这是我们的开端。
第二个阶段沉淀了我们自己的技术能力,经过多轮融资之后开始研发更多的技术。2021年元宇宙赛道爆发之后,做出了第一个数字人爆款产品,也就是柳夜熙。2021年10月,发布两个星期后,在全网突破了50亿次话题量。柳夜熙迄今为止,是中国,包括全球顶级和头部的数字人。
第三个阶段是IP+XR阶段。2019年全球有一部非常火的剧《曼达洛人》。经过柳夜熙IP的爆发之后,我们发现一个产业发展的最核心在于这个产业有没有出现真正现象级的爆款。这个事情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发现从现在来看,好莱坞包括美国整个的续拍,在他们制作过程的比例已经高达50-60%,像今年比较火出圈的《三体》,续拍比例高达60%以上。国内续拍占所有制作中的比例大概只有3%,我们觉得这个市场空间非常大,所以我们决定把这个技术做好,来打造我们的IP。
在此背景下,借用了马栏山的基建完成了一部爆款短剧,这部短剧在抖音一经播出,在今年最新一季度成为整个广电第一名精品的科技短剧。整个播放量在单一平台突破7个亿,付费用户已经突破百万人次。
总体来说,前几个阶段通过数字人技术、特效技术以及虚拟制片技术完成科技+文化的短剧。今年已经跟各大平台,包括抖音等平台完成一系列的科技+文化的科幻短剧。为什么要做科幻短剧?整个全球票房的前十名基本上都是以科幻类的内容为核心,唯一一部写实片是《泰坦尼克号》。在短剧时代到来时,真正能到海外出圈的好内容要走科幻,走科技的道路,但在国内真正能提供这些技术的,这些大的上市公司又不是那么多,所以我们今年在完成这样的任务。
前些年我们一直在做自己的内容,但做内容的人一直有一个梦想,有自己的平台梦想。前些年我们做的事情是“我的故事”,“我是导演”。在这几年的思考当中,收获了上亿粉丝之后,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自己非常强大的表达欲望,所以我们在思考,是不是有一种可能我们能够打造一种工具或者某一个平台,你的故事,你来做导演。一年多前AIGC大模型的爆发,我们也在思考一个事情,我们要做一个AI产品,你要做导演,我们要做一个文生图、图生视频的产品。听起来大家都在做,好像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那实际的区别是什么?
整个视频的发展史,需要一致性,需要连贯性,需要很好的视听语言才能完成一个故事。所以我们决定做一个故事生成分镜,分镜生成影片的产品。
同时整个市场的变化以及整个市场的体量,比如说影视行业、网络行业,以及儿童教育产业。像网络产业每年有上百万部的文章,它们都可以生成图片或者视频,但真正被开发的还非常之少。理论上应该需要一个产品能够把所有的文章、文字变成视频,但现实中又没有,因为大模型生成出来的内容不能成为完整的故事。
创壹科技每一年在全网有上百亿的曝光,因为我们有接近2个亿的粉丝。这次决定不动用自己任何的流量,就看看用户到底会不会认可这个产品。上线两个月时间,目前已经突破了3万用户,作品突破3万张,生成的图片数量超过30万张,整个内容没有进行任何推广,但已经达到了这样的成绩。
这个产品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复购,这么多用户喜欢,主要解决的是几个比较大的问题。一是人工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我们的产品把它全部完成掉,同时把所有的分镜更新系统或者纸质或者图片信息的传递,把行业里面的痛点全部解决掉。这些痛点需要怎么样解决?核心就是产品的四大能力,产品生成的分镜跟故事能保持故事的一致性,能够保持故事的连续性,能够保持人物的一致性,可以编辑里面的图片和产品,完成它的灵活性。这是我们自己在做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困境,市场上的创作者一定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整个业务流程,首先通过AI的扩写,只要写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基于大模型的优化解放生产力。只需要写一小段话就可以给一个完整的故事。第二步建立了整个角色库,在多个剧本之间复用角色库,真正实现人物的一致性。第三步是进行分镜编辑,单张图片可以精细化编辑,人物大小和位置的控制,可以实现局部元素的改造,真正实现精细化的操作,每一个细节都可以去调控,给你非常明确的结果。
我们的产品亮点是可以生成专业的分镜脚本,轻松产出影视级的图像,可以实现图片元素细节的控制,可以为你生成专属的角色。
我们的商业模式比较简单,左手就是服务创作,右手是服务整个行业。整个产品进化过程中,现在定义它到底是社区还是工具,还是平台,在我们看来现在是非常难定义的。因为一个好的产品,像抖音这样的超级APP在用户使用过程中不断地提供数据,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衍生和迭代。总体来说ONE STORY到底会成为社区还是工具还是平台,我的理解是要由用户、由大家来决定。
我们有一个新的记录,在上线一个月之后就开始进行收费,去尝试了解ONE STORY是不是符合市场需求,用户有没有真正的需求。在收费过程中发现竟然有那么多的专业用户想要付费使用,这个月还实现了新的记录,每天消耗的Token跟每天收取的费用已经持平,在接下来三个月应该会在这个产品上实现更好的盈利,而且进行更好的推广。
这款产品目前收到了非常多专业创作者的反馈,因为专业创作者使用我们这个产品之后可以实现降本增效。还有很多的C端用户,比如说B站上的用户使用产品后,本来可能需要几天时间做出一个五六十分的作品,但使用了ONE STORY之后,可以在更短的时间里实现七八十分的作品。现在我们在跟各大院校进行合作,院校使用了我们的产品之后,也需要将整个流程加入到他们的工具当中。
对创壹自己来说,像柳夜熙、《柒两人生》都是通过一个爆款激发产业的上升,AIGC今年已经出现过几部短剧,但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引爆。创壹希望通过这样的产品,在今年到明年上半年真正打造像柳夜熙和《柒两人生》一样的,通过AIGC打造的内容爆款,这是我们的想法和愿景。
现在数字人相关的产品和技术和XR、AIGC相关的技术,希望不仅服务于创壹内部,也能够服务于市场,能够帮助更多科幻题材、玄幻题材的短剧实现爆款的能力。现在大多数的短剧题材仅限于写实题材,我们希望把这个技术能力服务于整个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