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数字时代,如何回应劳动者新期待 |
参评项目 |
系列报道(报纸) |
字数/时长 |
6588字 |
语种 |
中文 |
作者(主创人员) |
卢越、张菁、车辉 |
编辑 |
兰海燕、张伟杰、卢越 |
原创单位 |
工人日报社 |
发布端/账号/媒体名称 |
工人日报 |
刊播版面(名称和版次) |
“法治新闻”6版 |
刊播日期 |
2023-10-26到2023-11-30 |
作品简介(采编过程) |
眼下,我们正大踏步地迈入数字时代。数字技术发展为人们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在线隐形加班、个人信息保护、算法歧视等劳动用工领域的新现象、新问题也不断涌现。下班后能不能有“离线权”?用人单位智能化监管与劳动者隐私保护的边界在哪里?数字化用工下,劳动定额标准如何确定……数字技术的发展给劳动法治和劳动者权益保障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呼唤法律与时俱进,更好地保障劳动者权益。《数字时代,如何回应劳动者新期待》系列报道正是针对这一现实热点,聚焦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力求探寻数字时代劳动者权益保障“新解法”。 该组系列分为6篇,聚焦用人单位劳动管理边界、员工离职后“网络大号”归属、遏制隐形加班、“小哥”们的职业伤害保障以及智能化生产下绩效考核认定问题,从个人经历或者个案切入,深入报道数字时代下劳动者面临的最现实的权益保障问题,从多个角度探寻、剖析问题症结。系列报道通过采访劳动法领域专家学者、业内人士,通过专业人士之口提出,面对数字时代背景下劳动用工领域的新现象、新问题,需要从立法、执法、企业用工管理等方面找到与之相适配的新路子。 |
||
社会效果 |
系列报道结合大量当下新近发生的、引发社会关注的司法判例和热点事例,采访多位劳动法领域专家学者,触碰热点,直面问题,积极回应了当前数字时代下,劳动用工过程中劳动者心中的疑问和社会公众的关切。报道通过专业人士之口提出,塑造数字时代的法治秩序,调和多元的社会关系,从推动新业态健康发展和保障劳动者体面有尊严、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尽快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完善劳动法律、创新监管方式,系统性地解决其权益保障问题,引发学界关注。 系列报道在法治框架下为化解现实难题、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新业态、新技术健康发展提供更宽视角、有用参考、有益帮助。工人日报客户端开设该系列报道专题,并同步在百家号、学习强国平台推送,全网阅读总量超过458.29万次。 |
||
初评评语(推荐理由) |
该系列报道聚焦数字时代下劳动权益保障面临的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探寻劳动者权益保障“新解法”。秉持理性立场,凝聚社会共识,在追问新闻事实的同时,以现实问题的解决为导向,推动价值选择、制度构建契合时代的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当下性和贴近性,也体现出新闻媒体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政策法治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断优化的责任和担当。该组系列报道获评2023年工人日报十佳作品(系列报道)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