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栏代表作基本情况【下半年】
作品标题:向前一步
下半年代表作标题 |
久“违”进站路 |
||
刊播日期 |
2023-09-17 |
字数/时长 |
00:54:30 |
作品评介 |
《久“违”进站路》是下半年代表作,成功推动铁路沿线整治实现基层社会治理又一“北京方案”,具体有以下几大亮点: 一、难题真解决,形成超大城市治理的“北京方案”。铁路沿线综合整治涉及铁路安全、消防安全、治安安全,在过去几十年里铁路沿线30米属于铁路自管区,职工加盖违建成了北京基层治理现代化中难啃的“硬骨头”。《久“违”进站路》是全国首个聚焦“铁路沿线综合整治”的节目。播出后15户滞留居民全部搬离了铁路沿线违建前往安置房居住。这个22年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实质性解决,为同类问题提供了超大型城市治理的“北京方案”。 二、调研真扎实,八个月百次入户推动22年历史遗留问题解决。调查中听真话察实情是栏目一直坚守的底色。面对复杂成因历史遗留问题,记者跟随街道干部深入调研8个月访问15户滞留居民近百次。记者与街道召开20余次协调会,切实帮助困难居民寻找到解决路径。 三、过程真温暖,温度执法彰显政府为民情怀。铁路沿线环境整治为了保障大多数市民安全,但这15户滞留居民虽是少数他们的民生保障也同样重要。街道对这些违建并不是“一拆了之”,而是帮助居民一一对接到安置房中。居民感受到基层政府为民情怀,彰显了首善之区的善治。 |
||
采编过程 |
一、选题创新:发挥首都媒体责任与担当,率先触碰城市治理“硬骨头”。铁路沿线综合整治涉及铁路安全、消防安全、治安安全。但在过去几十年里,铁路沿线30米属于铁路自管区域,职工加盖大量违法建设,成为了市里重点关注的难题。《久“违”进站路》是全国首个聚焦“铁路沿线综合整治”的节目,直面最尖锐矛盾,在安全与安居中寻求破解之道,推动铁路沿线整治工作平稳进行。 二、方案创新:一户一策,为破解22年历史难题提供新思路。火桥北里平房区距京沪铁路仅3米,22年前曾经历过腾退,但由于历史原因造成15户居民仍滞留在违建中。记者与街道调研8个月,对不同情况居民单独制定方案,并帮助困难居民寻找房源,既保证执法刚性,又让无房居民有房可住,形成了切实有效的解决路径,为同类问题提供了超大型城市治理的“北京方案”。 三、融媒创新:电视新媒体齐发力,媒介融合显成效。本期节目播出后,电视端全国收视率0.51%,位列同时段全国第四。新媒体端累计观看1500万人次,获赞量超10万。微博话题词“北京某平房区居民房与铁路仅隔3米”同城第2位,为铁路沿线综合整治政策宣讲与拆违工作提供强有力帮助。 |
||
社会效果 |
一、滞留居民全部搬离,难题解决有实效。节目现场,政府各部门和栏目组专家从规划、法律、安全、民生等角度对居民的疑问进行公开透明的讲解。在真诚沟通下,居民冯阿姨现场理解了政策,选择向前一步搬离铁路沿线的违建房。录制后,剩余14户居民也深受节目的影响,在街道推动下纷纷选择签署拆违协议。节目播出后,铁路部门积极主动找到街道承担管理责任,成为铁路沿线环境整治的标杆与楷模。 二、舆论监督崭新样态,助力基层治理现代化。本期节目开辟舆论监督的崭新样态,真实推动基层治理的高质量发展。节目厘清了铁路沿线权属责任,打通铁路部门与政府之间沟通渠道,破解多年来铁路沿线拆违难、整治难的困局,成为铁路沿线综合整治政策宣讲与推动治理现代化的典范。 三、电视新媒体齐发力,全媒体传播成绩优异。本期节目做到台网同时直播,电视端全国收视率0.51%,位列同时段全国前四,新媒体端累计观看1500万人次,获赞量超10万,在全媒体形成了巨大声量,微博话题词“北京某平房区居民房与铁路仅隔3米”同城第2位。广大网友好评如潮:“执法有力度也有温度”,“不愧是首善之区点赞”。该节目因此荣获国家广电总局2023年第三季度优秀广播电视新闻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