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Nation's export curbs on key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seen as fair(中国对关键半导体材料的出口限制符合公平、公正原则) |
体裁 |
消息(报纸) |
作者 (主创人员) |
马思 |
编辑 |
刘巍枫、安百杰 |
原创单位 |
中国日报社 |
发布端/账号/媒体名称 |
中国日报国际版 |
字数/时长 |
515字 |
语种 |
英文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3版 |
刊播日期 |
2023-07-06 |
作品简介 (采编过程) |
2023年,美国不断收紧对华芯片出口管制,半导体成为美国鼓吹“对华脱钩”和“去风险”最主要领域,企图阻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极大扰乱了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稳定。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同时表示“如果美方执意打压中国的高科技发展,剥夺中国的正当发展权利,我们也不会坐视不管”。 在此背景下,面对美国施压,中国宣布对芯片重要原材料镓、锗实施出口管制,一时成为全球舆论关注的焦点,外媒频频质疑我举措的正当性、合理性。在此关键节点,记者第一时间采访包括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校级教授JeffreySachs在内的多位国际公认权威人士,向世界清晰阐明中国出台举措的法理依据和正当原则,讲透我国实施出口管制符合WTO规则,是国际通行做法,是依法依规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重要的是,文章巧借“外嘴”说清楚中美关系紧张源于美方,其深层原因在于美国害怕中国崛起,这个想法是错误的,经济学本是基于双赢的合作。 |
||
国际传播效果 |
在美国对中国科技产业极限施压、企图脱钩断链之际,该报道配合国家出台的出口管制措施,及时、准确回应国际社会关切,第一时间采访多位国际知名人士,驳斥外媒对我国的质疑和诋毁,“借嘴说话”向世界阐明中国实施此次出口管制的法理依据,取得了良好的国际传播效果。该报道被国际主流媒体广泛转引近900次,如美国彭博社、CNN、CNBC、《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福布斯》、美国之音、《国会山报》、英国路透社、BBC、《经济学人》、《每日邮报》以及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法、德、日、韩、印等国的主流媒体等。 策划团队采取“移动优先+纸媒跟进”的报道方式,将该消息第一时间刊发在中国日报网、客户端、脸书、X(原推特)、微信公众号等,用最便捷、触达率最高的方式向世界说明中国对关键半导体材料的出口限制符合公平、公正原则。中国日报客户端全球下载量3700万,中国日报脸书账号粉丝数超过1亿。 报道基于事实,在专访国内外权威专家说理基础上,结合详实数据进行充分解读,既守好了底线也拔高了高度,既保障了时效,又体现了权威。文章在《中国日报国际版》推出,发行覆盖亚太、美洲、欧洲、非洲等57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万国际读者,以及主要智库、重点大学、联合国机构、外交机构等重点机构。 该报道一经刊发,随引发国外网民热议。如有网民在X(原推特)上用英文评论,“美国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愚蠢的美国人是在逼着中国采取出口管制措施来应对美国一系列的对华制裁”等。 该报道稳妥把握国际传播规律、舆论战认知战规律和媒体融合规律,有理有据地驳斥了外媒的偏见和臆测报道,及时平息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出口管制政策的种种不实猜测,稳定了国际社会持续看好中国经济的良好预期,及时传播放大中国理智正当的声音,旗帜鲜明阐释中国立场和主张,有力有效引导国际舆论,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可信、可爱、可敬形象的典型舆论斗争国传案例。 |
||
初评评语 (推荐理由) |
报道通过对三位中外权威人士,尤其是美国的经济学家的采访,借嘴说话,以清晰事实、详实数据、权威观点,及时回应国际社会关切,对美方的双标做法进行了理直气壮的回击,将设置议题的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全文500多个英文单词,言简意赅,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