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孙尚武

2024-10-30 14:52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孙尚武同志事迹材料

  孙尚武同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把理论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成效,为提升中国日报的国际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与同事共同主创的《中国日报》2009年9月9日6-7通版版面获第20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采写的《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国不搞军备竞赛》获第18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策划编辑的《中国民航拟允许招募外籍飞行员》《美国国旗中国造:全球化时代中美经贸走向合作与双赢》《色力布亚:恐怖的一天,痛苦的回忆》分别获得第16届、第23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以及第24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一、坚持聚焦核心,突出做好习近平总书记思想和形象的对外宣传

  深刻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是中国故事的第一讲述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世界了解中国的“金钥匙”,把对外宣传好习近平总书记思想和形象作为国际传播的首要任务和重中之重。牵头做好报社核心报道,善于遵循国际传播规律,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找思路、找选题、找故事,不断提升中国日报的核心报道水平。牵头策划《习近平外交思想系列报道》《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列报道》《习近平法治思想系列解读报道》《习近平主席的海外足迹》等4个系列报道,分别获得第30届、第31届、第32届、第33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围绕2024年5月习近平主席对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精心组织在欧洲前方推出6期《高访专刊》,受到广泛好评。法国前总理拉法兰阅后强调:“我们需要一个合作的世界,一个理解的世界,一个人与人交流的世界,需要支持中国日报这种(增进)沟通交流的报刊媒体。”

  二、加强话语建设,推动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更加深入人心

  牵头制定并实施“报社十大话语建设工作要点”,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全球三大倡议等重点话语,坚持立破并举,加强正面宣介与澄清谬误相结合,不断推动对外话语体系建设。2023年10月推出《习近平主席的“一带一路”足迹》八联版专刊,深入讲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故事,受到巴基斯坦总理卡卡尔等多国政要和国际组织代表的高度关注和好评。在日常报道中注重综合运用金句海报、短视频等融媒体形式,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认知认同。

  三、推动叙事创新,向世界生动讲好中国故事

  积极创新叙事,持续改进文风,坚持“小切口”与“大主题”相结合、“选题创意创新”与“表达呈现创新”相结合,不断提高讲故事的本领与水平。一方面,把握重点,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迎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等重大主题宣传,注重在融通中外上下功夫。例如,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报道中,主持推出《40年40人》的特别策划,通过采访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等40名海外各界知名人士,向全球生动讲述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系列报道获得第29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另一方面,融入日常,以“核心观”“绿色中国”“带路连心”“对话CEO”等重点栏目为抓手,不断在可读性上下功夫,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2024年,牵头推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地方实践”专栏,以各地丰富实践向世界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报道被海外主流媒体广泛转引,覆盖全球受众超过3亿。

  四、强化舆论斗争,有力争夺国际话语权    

  坚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牵头做好重大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与斗争,努力让世界“听得到”“听得清”“听得进”中国声音。一方面,主持建强“舆情快反”机制,统筹各部门加强舆情热点跟踪监测,并作出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开展舆论斗争。例如,为批驳所谓中国新能源“产业过剩论”,组织推出《抹黑中国“产能过剩”实乃保护主义作祟》等系列报道,有力传播中国声音,总传播量超5000万。

  另一方面,围绕涉美、涉疆、涉藏、涉台、涉港、涉人权等重点议题,做好正面宣介与舆论斗争。例如,2022年,围绕佩洛西窜访台湾,组织推出采访《国际社会谴责:佩洛西窜台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等系列融媒产品,传播量超2700万。

  五、拓展外宣平台,增强海外传播的针对性  

  以建设“世界级大报”为总目标,不断拓展外宣平台。一是加强自主传播,牵头筹备出版并不断建强《中国日报国际版》。按照编委会统一部署,2018年下半年负责筹备创刊专门面向海外主流社会的《中国日报国际版》,于2019年1月2日正式推出,突出以中国视角点评世界大事和国际热点,致力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目前已发展成为在全球与《纽约时报国际版》比肩的世界性报纸。

  二是强化借船出海,推动完善合作传播渠道。不断维护和扩大中国日报旗下《中国观察报》的海外供版朋友圈,目前已与全球30多家媒体合作出版英、法、德、日、俄、西等多语种供版,更好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三是做好重大事件传播,精心办好重大涉外活动系列会刊。牵头办好2008年奥运会、2016年G20杭州峰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2023年杭州亚运会等重大主场外交活动的英文会刊,全面展现并增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中国日报承办的英文会刊已经成为中国举办重大国际活动的一张亮丽名片。

  六、推动融合发展,加快实现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

  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牵头加快推进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

  一方面,加快推进频道制,细化国内、经济、评论、国际、文化、青年等频道的各自定位、运行机制等,持续提高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的水平。近年来,由于有效推动媒体融合,中国日报英文客户端全球下载量超4200万;中国日报脸谱粉丝数突破1亿,形成了由报纸、网站、客户端和社交媒体账号等组成的全媒体矩阵。

  另一方面,发扬纸媒视觉表达优势,推动版面设计不断出新出彩,在国内率先推出“八连版”这一形态载体,《FEEDING CHINA》等版面获得第22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等重要奖项,《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4版全彩专刊在“世界新闻设计大赛”中荣获“专刊设计”卓越奖。积极发挥漫画在国际传播中的叙事优势,加强舆论斗争,《解锁》《重拳出击》等作品获得第29届、第31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张景云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86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