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报道:《拉萨老城区改造深得民心》
西藏民主改革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关心拉萨市老城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分期分批对老城区古建筑和民居进行维修和保护。从1978年至2001年,拉萨市先后出台了《八廓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老城区保护环境暂行条例》等法规,按照“修旧如旧,保持原貌”的原则,国家先后投入资金几亿元,共改建居民大院227处,总建筑面积 48 万多平方米,使8671户群众搬进了新居。大大改善了老城区居民的居住条件。
为全面介绍拉萨市老城区危房改造的有关情况,本台从今天起,将在西藏新闻联播节目中播出系列报道《拉萨老城区改造深得民心》,今天播送第一集:《公德无量的大好事》。
系列报道:《拉萨老城区改造深得民心》之一
记者:尉朝阳 年忻 陈培云
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导语:(记者现场同期)
拉萨市老城区维修改造给居住在这里的上千户藏族群众带来了极大的益处,他们称赞说:“这是共产党为我们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真正体现了危房改造工程是维护群众利益的典范工程这一实质。
正文:在拉萨老城区生活了30多年的梅朵老人,在看过政府为她新修的住房后,激动的心情益于言表,老人朴实的话语,代表了上千户老城区藏族群众的心声
【藏语同期、汉语字幕】
维修后我住的房子比以前亮了,牢固了,环境也好了,样式基本没有变化。
正文:拉萨老城区建筑绝大多数始建于20世纪初,属石木、土木结构,房屋低矮、道路狭窄、没有排水系统,民居年久失修,出现了墙体裂缝、地基下陷、房木腐烂等现象,随时可能出现房屋坍塌,居民强烈要求政府维修,民意调查的结果表明,100%的老城区居民对政府维修改建工程的决定称赞不已。
【藏语同期、字幕】老城区居民 强久卓玛
我在拉萨老城区生活了五十多年,以前的房屋低矮潮湿、光线很暗,下雨天经常漏雨,很担心房子塌了,是党和政府为我们维修了危房排除险情,居民们都很感激。
正文:国家做出维修改造老城区的决定,是在群众居住安全受到威胁时进行的,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家已经先后投资3亿多元用于拉萨老城区的改造,全部工程将在明年竣工。据了解:以大昭寺为中心的老城区占地面积130多公顷,这次维修改造的面积占老城区总面积的5.4%,维修改造后的老城区,其建筑特点、布局等,仍将是见证八廓街 1300 多年历史的那个老城区。
这是本台报道的。
系列报道:《拉萨老城区改造深得民心》之二
记者:尉朝阳 年忻 陈培云
“修旧如旧”拉萨告别危房
导语:(记者现场同期)
正在进行的拉萨市老城区维修改造工程,计划在今明两年对最后一批共56座威胁群众生命安全的大院进行维修和改造,最终使老城区居民彻底告别过去的危房。
正文:从小生活在老城区今年61岁的顿珠次仁大爷在搬回经过改造后的达果热赛大院时,第一眼看到原先的老房子时,几乎没有看出有什么变化,但一走入屋内,他就发现光线由于窗户的扩大变得明亮了,墙上的几道大裂缝也不见了。
【藏语同期】
我在这个房子里住了六十多年,今天终于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
正文:负责这次维修改造工作的拉萨市城关区区长,老城区维修改造领导小组副组长单增多吉说:
【汉语同期】
老城区维修改造广泛征求了环保、消防、规划、文物、古建筑等多方面专家的意见,并专门就此成立了专家评审委员会,多次为规划和设计方案进行评审,维修改造时严格维护原有建筑格局、建筑形式、保留原有风貌。
正文:拉萨市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里以有1300多年历史的大昭寺为中心,不仅拥有许多文物古迹,还有379座传统民居大院,这次改造以抢救保护古建筑和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为重点,按照“修旧如旧、保持原貌”的原则,对老城区古建筑和民居进行维修和保护。拉萨市先后出台了《八廓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老城区保护环境暂行条例》等法规,加强了老城区路、电、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大昭寺在内的文物古迹得到了维修保护,彻底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这是本台报道的。
系列报道:《拉萨老城区改造深得民心》之三
记者:尉朝阳 年忻 陈培云
老城孕育新商机
导语:(记者现场同期)
走在拉萨市老城区中心的八廓街上,你会发现:干净整洁的青石板路在转经者的脚下不断延伸,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和不同民族的客商和睦相处,风貌依存的老城区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商人和国内外游客。
正文:在八廓街上经销“牛头牌”电动酥油桶的藏族商人阿松说:、
【藏语同期、字幕】
过去的八廓街是一条土路,行人往往是下雨一身泥、刮风满身灰,老城区在改造后将会更加繁华,商业机会也更多。
正文:阿松一直在老城区经商,亲身感受到了随着老城区改造步伐的加快,市场在不断拓宽,在鳞次栉比的商店里销售着各种商品,有当地手工艺品,也有来自内地的小百货,还有法国的香水和尼泊尔的首饰,这里也成为八方商品交汇的大市场。
与内地商家联手开发产品的阿松认为:八廓街是一块经商的宝地,他借助老城区这块“风水宝地”大做文章。如今,他的电动酥油茶搅拌机年销售超过了一万台,并在拉萨、日喀则等我区许多城市及四川、云南、青海的藏族居住区广泛建立了销售点。
【汉语同期、字幕】八廓街工商所负责人
随着老城区改造的完成,市场日渐繁荣,目前八廓街上的商户已经由西藏和平解放前的80多户,发展到现在的近2000家,上市商品约8000多种,八廓街市场已成为西藏最大的商品集散地。
正文:在八廓街上,经营者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兄弟民族商人,也有来自国外的商人,来自四川省的王学维在大昭寺前销售“哈达”已经十几年了,他长期租住八廓街的藏族民居,他说:
【汉语同期】
过去这里既脏又乱,现在政府新建的大昭寺广场宽阔、整洁,销售哈达的商人一下子比过去多了许多,生意比以前更好了。
这是本台报道的。
系列报道:《拉萨老城区改造深得民心》之四
记者:尉朝阳 年忻 陈培云
“八廓”老街藏家新
导语:(记者现场同期)
今天对于拉萨市城关区雪居委会的群众来说是值得庆贺的日子,这里的303户居民在自己没有支付一分钱的情况下,领取到了政府为他们维修改造好的新住宅的钥匙,高高兴兴地搬入了新房。
正文:扎西老人在位于布达拉官脚下的“雪”居民区生活了50多年,在得知搬迁新住房的消息后,特意赶来查看刚刚分给她家的新房。
【藏语同期、字幕】
这个房子比以前的宽敞多了,也明亮多了,我不敢想象自己还能住上这么干净、亮堂的好房子,这是党和政府为我们普通群众办的一件大好事,为我们改善了居住条件。
正文:像卓玛老人一样生活在拉萨市老城区的上千户居民,他们没有为房子的维修改造支付一分钱,现在他们住在舒适的新居中,每月只需支付每平方米五角钱的房租,居民们认为:政府花钱帮助他们维修改造住房,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那么点租金不算什么。
今天居住在以八廓街为中心的老城区80%的居民,在旧西藏或是官家贵族的家仆,或是农奴,根本没有属于自已的住房,西藏民主改革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藏族百姓第一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才有了追求新生活的权力和自由。
【汉语同期、字幕】拉萨市市长 洛桑江村
民主改革以来,党和政府为改善拉萨老城区居民的居住条件,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从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的角度出发,彻底改善了老城区的居住环境和条件,使居民们得到了实惠,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正文:如今,当你走进八廓街上的藏式民居,家家充满了欢笑,房间里现代化的组合家具、沙发、电视、电话一应俱全,一盆盆鲜花装点着新生活。而与之相应的是,古老的八廓街上转经的人流依旧,演奏出一曲曲古老与现代交融的协奏曲。
系列报道:《拉萨老城区改造深得民心》之五
记者:尉朝阳 年忻 陈培云
拉萨老城改造使大昭寺得到更好保护
导语:(记者现场同期)
正在进行的拉萨老城区维修改造,将搭建在大昭寺南墙壁的阿康大院向南移了二至三米,与大昭寺彻底分离,使大昭寺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正文:大昭寺兴建于公元七世纪,这里供奉着释迦牟尼 12岁等身铜像,是藏族信教群众心中的“圣地”,也是拉萨老城区的中心,2000年大昭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长期居住在大昭寺的藏传佛教著名高僧波米·强巴洛珠活佛在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说,拉萨老城区许多房屋年久失修,存在垮塌的危险,影响了居民和部分古建筑的安全,若不及时进行改造,将有可能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藏语同期、字幕】
阿康大院给大昭寺带来了直接的火灾等安全隐患,这一直是大昭寺僧人们所担心的。我相信,阿康大院的改造完全符合《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正文:据了解,大昭寺不在这次维修改造之列,但其周边的个别文物保护单位和居民大院是这次老城区维修改造的重点地区,政府部门要求在此范围内进行维修改造的建筑物,必须与大昭寺及其周围的建筑风格一致,重点文物保护大院将严格按照“修旧如旧、修旧如故”的原则进行。
在位于大昭寺南侧的邦达仓大院,藏族工人吆喝着劳动号子,用传统的木制夯具打“阿嘎土”。
【工人劳动 现场同期】……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拉萨老城区危房改造工程的相继完工,这项被称为维护群众利益的典范工程,将会大大改善老城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同时也会为古老的八廓街增添几分新意和活力。
这是本台报道的。
系列报道:《拉萨老城区改造深得民心》之六
记者:尉朝阳 年忻 陈培云
老城改造充分征求各方意见
导语:自老城区危房维修改造以来,在大昭寺南侧阿康大院内居住了50多年的扎巴大妈和丹达大爷经常来到施工现场查看自己的房屋改造进展情况,他们说:危房的维修改建多次征求了我们的意见,也符合居民们的心愿。
【藏语同期、字幕】老城区居民 丹达
我以前住的房子在这个位置,因年久失修,屋内有裂缝很担心塌了,政府决定维修改造时,我主动搬了出来,大家都对现在的房屋结构很满意,希望能早点修好房子。
正文:老城区危房改造和维修,充分尊重了专家意见和居民群众的心愿,居民们对“保护原貌、改善设施、加强维修”的施工原则非常满意。
【藏语同期、字幕】策美林居委会主任 白珍
我们做为居民群众的代表,充分反映了大家的意见,现在看来,这些意见都得到了落实。
正文:据了解:在老城区,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房屋多数墙体开裂、屋顶漏雨、楼板变形、木头大面积遭虫蛀,而且老城区由于房屋密度大,消防通道不畅,火灾隐患极大,据1979年对老城区首次维修改造前的调查,90%以上的房屋为危房,其中特级危房占20%。多数居民认为老城区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房屋的险情。同时他们还关心卫生间、厨房等生活设施的设立,有96%以上的居民同意修建“水冲式”合用的公共厕所,在维修改建中,这些建议都被采纳并实施。
【藏语同期、字幕】拉萨市城关区市政公司工程师 索朗
在老城区维修改造工作中,我们根据有关部门专家和居民们的意见,对老城区的水、电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彻底改造,但道路、房屋等布局结构仍将保持不变。
正文:老城区改造给群众带来的益处,居民们已经明显感受到了,老城区改造后,环境好了,游客多了,旅游产品的销路也广了,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居民们的生活水平。
这是本台报道的。
系列报道:《拉萨老城区改造深得民心》
编后语:
拉萨市老城区维修改造给群众带来了极大的益处,房子亮了、牢固了、环境好了、游客多了、旅游产品的销路也广了,老城区的群众们称赞:这是共产党为我们做的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广大藏族群众拍手称快,他们体会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西藏,他们才能住上宽敞、安全、舒适的房子,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西藏才会有幸福的今天和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