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恭喜!这些作品入选(第三十二期)

2024-12-03 15:14 | 来源: 中国记协微信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同志们

“我的代表作”栏目

上周收到作品170余件

 

今天

我们展示第三十二期入选作品

 

 “我的代表作”活动

正如火如荼进行

点击《同志们,请拿代表作说话!》

可查看活动详情

  新华社:《学习绘文|于千年竹木中,品“牍”早期中国》

  作者:胡国香 喻珮 聂毅 陈倩 邱世杰

  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博物馆后,记者深入采访,以“文字+海报动图”形式,讲述云梦出土秦汉简牍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体现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代代相传。制作精良,思想性、时效性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文化中国行|立冬:秋收冬藏 静候暖阳》

  作者:刘鑫 温露 王薇 樊嘉晨

  以古诗词与国风动画相结合的形式展现立冬节气的景象、传统习俗和文化意义。画面生动,意蕴丰富。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财经客户端:《神舟十九号奔赴太空!中国航天何以摘星揽月?|数答时空之问 》

  作者:金珊 刘巷 谢珍 白宇航 林军明

  神舟十九号成功发射,报道回顾重要历史节点,展现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成就。制作精良,内容丰富,感染力强。


  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这个传统节日,从长江记忆成为世界遗产》

  作者:王宏伟 姚依依

  以长江文化观察团邀请三省四地非遗传承人和专家学者对话方式,共同探讨端午节的历史来源、多彩习俗及文化传承。形式新颖,角度多样,主题深刻。


  潮新闻:《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五千年,王的凝视》

  作者:马黎

  通过介绍浙江良渚反山王陵12号墓出土的玉琮王,讲述余杭县长命乡反山遗址发掘的故事,展现长江沿线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文笔优美,视角独特,科普性强。


  重庆日报-新重庆客户端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从景区保安到文物修复师,他用30年守护大足石刻》

  作者:康延芳 刘兴萍 何庆渝 李春雪 余美娟(实习)

  讲述退伍老兵彭柳升从重庆大足石刻研究院的一名保安转型为文物修复师,用30年时光守护大足石刻文物的故事。主题深刻,挖掘深入,细节感人。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2025哈尔滨亚冬会 100 days to go!》

  作者:于旺源 安菲 牟维宁

  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倒计时100天之际推出宣传片,运用AI视频的方式,将哈尔滨地标与亚冬会赛场元素融合。创意独特,画面精美。


  中国蓝新闻 :《何以中国·缘起良渚|探寻五千多年前的匠心独运》

  作者:闵玲艳 高琳璐

  以创意海报形式介绍良渚文明的手工制品、水利设施、稻作文化等元素,展现先民智慧与匠心。形式新颖,制作精良,直观形象。


  湖北日报:《物·见——藏在六个物件里的领袖深情》

  作者:湖北日报集体

  围绕总书记湖北考察之行,运用六个见证难忘时刻的物件,重温总书记与湖北的珍贵回忆。创意独特,采访深入,主题深刻。


  湖北大学:《邓元佳,湖大欢迎你!》

  作者:湖北大学官微团队

  讲述近日被多家主流媒体关注报道的大四学生邓元佳的故事,他虽失去双腿,但凭借努力,取得优异成绩并成功保研。采访深入,内容详实,情感真挚。


  点击此处阅读原文

责任编辑: 陈梦谣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87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