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海峡两岸大学生新闻营的“前世今生”

2015-02-13 14:55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2004年8月,中国记协与台湾“中国新闻学会”、台湾世新大学共同搭建起未来新闻人的交流平台——“海峡两岸大学生新闻营”,组织两岸新闻院校大学生互访交流。

    常办常新 内容形式不断丰富

    新闻营活动迄今已成功举办20届,共有1300多名两岸学生参加,其中台湾学生近600人。两岸学生从举办之初的每两年互访一次,逐渐转变为在寒、暑假实现当年互访。参加的新闻院校从2004年举办之初台湾仅世新大学、大陆仅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慢慢发展为台湾新闻院校的基本覆盖,大陆新闻院校也转变为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和厦门大学为基础院校团队,加上来大陆时参访省份当地的新闻院校。

    交流形式从举办之初的仅仅参访媒体、新闻院校和参观历史文化古迹等,逐渐增加主题讨论、中国传统文化和新闻业务讲座、与星云大师、余光中等两岸名人面对面、媒体实习、编辑新闻营特刊和制作新闻营视频特辑等。其中,新闻营特刊采取总编辑负责制,每届选出两岸10名学生共同组成编委会,在老师指导下围绕新闻营活动主题,进行充分的思想交流和碰撞,自主策划、采写、编排和出版报纸。营员既是新闻营的参与者,同时也是新闻营活动的报道者。两岸学生还在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电视台《海峡之声》以及台湾《旺报》等平面和电视媒体积极撰文,介绍活动体会和收获。

    随着移动网络的普及,大学生新闻营借助社交媒体,建立了两岸青年长效交流平台。活动前,官方微博、微信账号让两岸学生先熟悉彼此,为提高新闻营的交流效果奠定基础;活动期间,微信群成为观点碰撞、国情介绍、组织聚会的热闹“家园”;活动结束后,微信群内两岸学生联络热度不减,每天交流留言近500条。

    打造品牌 影响持续扩大

    新闻营活动经过两岸师生的口口相传,逐渐在两岸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影响力持续发酵。

    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贴近青年特性,增进两岸年轻人之间了解和信任。两岸学生通过10天朝夕相处不仅收获了友谊,更增进了对彼此的认知,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特别是台湾年轻人获得解读大陆发展现状以及两岸未来走向的另一种视野,对两岸交流与和平发展有了更高的期许,也让他们增强了解和融入大陆的意愿,对大陆的印象逐步趋于客观、正面。

    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紧扣时代脉搏,增进两岸未来新闻人推动两岸新闻交流与合作的责任感。两岸学生从新闻业务知识出发,通过参访媒体、新闻讲座、沟通交流、媒体实习以及共同编写新闻营特刊,对两岸的新闻价值观、新闻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媒体运作和生存状态,以及新媒体冲击下的两岸媒体合作的现实和前景有了较为深刻的感知。同时,还针对两岸新闻界及社会热点议题进行坦诚交流和深入探讨,丰富了两岸学生对新闻交流在沟通两岸互信所承担作用以及作为未来新闻人应拥有的素质和责任的认识,增强推动两岸新闻交流与合作的积极性。

    匠心独运的活动议程蕴涵历史文化和民族情感,通过抓住两岸文化连接点,引导两岸学生回忆共同的文化记忆,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两岸青年学子的心理距离在潜移默化的交流中逐渐拉近,认识彼此的视角从透过“单色镜”转变为透过“万花筒”,彼此间的认知从谨慎陌生到相亲相爱、发展共赢。同时,两岸青年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也通过活动得到了增强,“一家亲”的情感认同和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都得到了升华。(陈建平)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Danqing
贺信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39933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