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在1968(蒋铎摄)
这幅老照片是我于1968年10月1日拍摄的,距2015年9月3日大阅兵已有47年。那年国庆,我从镜头中发现周恩来比两年前明显消瘦和憔悴,我的心为之一颤,我知道他是累的。当时,我们拍领袖都着眼于表现他们的神采奕奕,笑容满面。我也是如此,但我没有完全遵守这个不成文的规矩,拍下了当天周恩来那忧郁的眼神、疲惫的神态。虽然当时未能发表,但若干年后看到这幅照片,就令人想起周总理当时的艰难处境。摄影界一位知名教授评价说,“周恩来历来给人仪表堂堂、风度翩翩的印象,为什么突然变成这般疲惫和苍老?这是被当时所谓的‘文化大革命’折磨的”“这幅照片很典型地透射出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后来,中国美术馆收藏了这幅作品。
一幅老照片被大阅兵唤醒,竟然感动了这么多人,是我始料不及的。它今天的影响,决定的因素是周总理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操。这幅照片的拍摄过程,也使我认识到,作为现场人物肖像摄影,包括领袖的现场肖像,除了抓拍他们通常的满面笑容,更要表现他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个性化的内心世界。如果没有周总理那忧郁的眼神、疲惫的神态,这幅照片就不会瞬间打动那么多人。
新媒体时代,报、网、端、微、屏齐发力、共相融,人民日报覆盖的读者群多达8亿多!新闻摄影机遇更多,舞台更大。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新闻摄影记者要与时俱进,增强“四力”,以生活为师,深入探寻新闻摄影规律,不断创作出更多生动鲜活、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精品力作。(来源:微信公众号“研究事儿”,曼叶平整理)
蒋铎简介:
1937年5月生于北京,高级记者,曾任人民日报社摄影组组长、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1997年被评为"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2003年获得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授予的特殊贡献奖,2006年被中国摄影家协会评为有突出贡献摄影家。2018年被《人民摄影报》评为“第二届十杰人民摄影家”。曾多次担任重要新闻评选评委。
代表作品主要有:《见证》《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周总理在1968》《承包第一年》《开学典礼上的新教师》《麦客换上新装备》《生活中不能没有排队》《目光》《童年》等。著有新闻摄影理论专著《抓拍——纪实摄影与新闻摄影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