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观会 | 4位记者揭秘“云跑会”绝招

2020-05-30 12:19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编者按:一人前方组如何单枪匹马“云采访”?会期缩短“云报道”怎么见缝插针、精确到分?“云端”跑两会如何顺“变局”开“新局”?非常两会非常报道,正是媒体融合练兵场,也是新闻人践行“四力”新考场。各家媒体前后方高效统筹、线上线下精准沟通,各路记者眼观云、脚沾地、深挖掘、精传播,使得今年的两会报道与以往比,毫不逊色,精彩纷呈。今天,让我们听4位上会记者分享“云沟通”“云访谈”“云录制”“云直播”等别样滋味。

  人民网记者白真智:

  “云端”两会“地上跑”

  这是我第三次带队参加人民网全国两会政协组报道。会期缩短,议程精简,我们上会记者的工作大多变为“云采访”“云录制”。怎样把“云端”的两会跑得“脚沾地”?怎样把“云采访”做得“接地气”?从上会记者的组织、采访工作的分配到具体选题的选择、采访技巧的调整,沉着应变、积极创新,才能保证两会报道任务的顺利完成。

  指导记者精简高效

  以往的两会报道,会有很多程序性报道需要人民网完成,比如几场新闻发布会和全会的直播。但今年全国政协只保留了一场发布会和三场“委员通道”。“规定动作”少了,记者的时间相对空余和可计划,接下来就要加大“自选动作”的策划。要想做出好策划,沟通的高效、执行的精准就尤为重要。

  现在虽然已经全面复工,还是要尽量减少聚集。在整个两会报道期间,我只组织召开了两次会议,都是提前在微信群中通知会议议题,让大家做好功课。开会时简短发言,迅速达成共识。会后将拟执行的任务分工、进度要求发到工作群里,让记者及时明确自己的任务及出稿安排,合理调配时间。如在采访中遇到困难,我都是与记者电话先沟通了解情况,通过充分沟通想出解决办法,在挂掉电话后把电话中的结论再以文字形式发给记者,防止遗忘,也方便查阅。这样的工作方法有效保证了“云沟通”的连贯性和确定性,对记者的指导更加准确高效。

  化零为整主攻系列

  今年由于不能到现场采访,以往在大会或住地“抓委员”“撞采访”的机会没有了。如果说以往两会,前方组更多地需要记者冲锋陷阵地收集信息,那么今年,前方组的记者也需要具备整体把控素材归纳的编辑思维。因此,今年我们将新闻报道的重点转向报道“系列化”“全面化”“垂直化”。

  从5月6日开始,我们就策划推出了十篇预热稿件——“疫情下的委员履职”,报道各界别委员在疫情下积极抗疫、坚持履职的感人故事。两会召开后,我们陆续推出了“八大民主党派履职综述”系列、“提案的诞生”系列、“委员热议常态化疫情防控”系列等,选题广度与深度兼顾,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委员采访充分挖掘

  今年会期缩短,委员们比往年更加忙碌,大会发言、小组讨论将时间挤占得满满当当,我们的采访只能见缝插针。

  一方面,我充分利用摄像记者在住地驻会的优势,安排他全天候驻守住地网络直播间,采集受访委员素材,当天剪辑当天包装,发回后方制作成“我在现场”新闻视频栏目。

  另一方面,我倍加珍惜一切采访机会,将素材多角度精传播。我在“委员通道”上获得了一次宝贵的提问机会,与委员的交流过程我通过稿件、微博、记者手记等多形式展现,将素材深挖,精细化利用,把有限的采访机会效果最大化。

  特殊时期的两会,意义非凡,我何其有幸参与其中。“云端”的两会我更要在“地上跑”,扎实工作,不负使命,这是党媒新闻人的时代重任!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记者吴国秀:

  讲好法治中国的故事

  受疫情影响,今年两会会期缩短,记者主要采用云采访完成报道,CGTN在报道中也做了与以往不同的设计。记者们目标明确、术业有专攻。每人分别主攻经济、卫生、外交、脱贫等领域。一周内,不仅有动态新闻、现场连线、高端专访等,还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深度观察》系列。

  5月16日,两会召开前,我远程采访张伯礼院士。张院士思路清晰、语言凝练,“我把直报这块儿也加进去了,甲级传染病可以直报中央”,“这样加快来报,让中央最高领导能知道,以后有利于更快决策,有利于下定决心组织全国的力量来反应。”这些话为我后来在两会期间做疫情报告这个话题做了铺垫。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记者吴国秀(右)视频采访张伯礼院士。

  这次采访张院士,是为了做《人民的重托》系列新闻,也是本次两会策划的系列报道之一。我的同事4月份在武汉采访了张伯礼院士,我做的是接力报道,主要介绍他向两会提出的将中医药纳入传染病防治体系的建议。后来了解到院士的议案中也关注了传染病上报的内容,我就做了延展,留作后用。

  这个“后用”便是我两会期间制作的《深度观察》的重点内容。我平时主做卫生领域新闻,而且从春节前开始就一直跟进疫情报道。疫情肯定是今年两会最热话题之一,代表委员们一定会从各个角度提建议,选取什么角度进行深度分析,我反复思考。

  我在疫情和人大工作两个话题间找到了一个结合点,那就是我国要强化公共卫生法制保障体系。张伯礼院士提交了修改《传染病防治法》的议案,我从这个法的修改切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完善传染病直报和预警系统,坚持即时、公开、透明发布信息”。人大法工委也说过要解决《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事件应对法》中疫情信息发布的主体规定不完全一致的问题。

  这条深度新闻里,我引用了总理的话,采访了两位国家工程院院士,一位人大代表,一位政协委员,一位法律专家。陈香美院士的话也是我想表达的逻辑:“在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建立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立法。将来新的疫情来了,我们就能面对得更好。” 人民生命高于一切,这是国家处理此次疫情坚持的首要原则,也是今年两会报道中我想向世界传递的基本理念。

  我的同事们在疫情期间赴武汉前线,讲了很多感人故事,有无我的医生、有坚强的病人、有热情的志愿者,也有张伯礼院士这样为抗疫出谋划策的大专家。接力他们的前期成果,两会期间我能讲的,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把从一线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凝结成精短文字,希望从顶层设计上加强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故事。透过这些故事,希望能让全球观众看到一个后疫情时代认真加强法治建设的中国。

  江苏广电总台记者高彦:

  见缝插针 发挥潜能

  今年的全国两会采访报道十分特殊,如何在人员减少等条件下,不仅保质保量完成两会报道,而且还有所创新?临行前,江苏广电总台领导问我:你准备得怎么样了?我答:准备了一堆材料。这个让人流汗的回答也反映了我当时的真实心态:今年情况太特别了,要怎么报道,怎么闯出新天地,一切都是未知。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就是把握正确导向,在有限的空间里发挥最大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融合、创新。

  今年我们随团报道只有六人,承担了向江苏广电总台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各频道、频率、网络等所有平台的供稿任务。同时,要配合后方采访、连线、录制,完成多档两会报道节目;还要给央视发片,向江苏省内各市县融媒体中心供稿供素材。不仅如此,江苏代表团所有对外新闻发布、代表团视频采访录制的任务也交给我们江苏广电总台这六个人,工作量非常大。

  “统筹安排”“见缝插针”就是我们驻会工作的真实写照。我们首先保证重要程序报道及时、准确,无一差错。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江苏代表中引发的热烈反响、两会最新进展和代表团最新消息,按时按质,及时传回。同时,统筹安排好各项采访、连线、录制活动。什么时间拍什么会议、采访什么代表、连线什么讨论、录制什么节目……所有安排都精确到“分”。

  六人“前方小分队”每天黎明即起,夜半才息,几乎没在凌晨两点前睡过觉,每天工作十八九个小时。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江苏广电总台记者在人民大会堂会场外赶稿。

  这次,江苏广电总台升级自主研发的“荔枝云平台”系统,配合5G、无人机、大疆灵眸等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为我们今年的“云报道”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代表委员连线,以及视频采访代表同步直播,都成为报道中的亮点。

  尽管工作量大,我们也一直积极思考,挖掘新闻素材,创新报道方式。能不能把代表团每天的重点活动简要梳理,把代表履职情况以记者的视角和感受展现出来?有时候,灵感就是这么突如其来。在思考中,《直通北京•随团日记》诞生了。

  从代表团组团那天开始,我们的《随团日记》每天不停地在网络平台上开播了。在制作这个新媒体产品时,我们重点把握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主题鲜明,导向正确。新媒体产品一样要把握正确的导向。虽然记者的感受是碎片化的,但节目不能只是一堆“碎片”,而是要“形散神不散”,有一根主线串连起来,有明确的主题。几篇日记中,“奋斗正当时”“火热的为民情怀”“创新让两会更精彩”“倾听基层声音”等主题,切合两会主旋律,将看似零散的一个个小故事、一段段小感触串连起来,传递了好声音,传播了正能量。

  二是形式创新,技术创新。拍摄中,我们将5D相机的运用与传统拍摄方法结合起来,将演播室场景和会场内外结合起来,将记者出镜与采访讲述结合起来,在形式上大胆创新。总台这次采用的5G、360全景相机等大量新技术和设备,也让我们的节目效果更“炫酷” 。

  三是语言清新活泼,强化新媒体表达。随团日记的语言是抒情的,写法是散文式的,通过记者的观察、记者的视角,把两会这样一个重大题材,采用更“软”性的表达方式来呈现,更容易被接受。

  四是注重包装和细节,打造专属风格。有网友说看了我们的日记,觉得配乐很赞。的确,每天的日记都是我自己选配乐,因为日记本身是带有浓厚作者情绪的作品。所以,每天我都认真挑选合适的配乐,展现日记中“振奋”“感染”“触动”等情绪。同时,我们还尽量加上字幕,像“车捷代表经常被大家@”等字幕,增添了新媒体的元素,更加好看。

  江苏广电总台记者高彦在代表团住地录制“随团日记”。

  既然是“日记”,每天都不能断档,在报道任务繁重的情况下,这显然是“自加压力”。但前方团队的小伙伴们都在压力中练就了“一专多能”的本领,从没有叫苦、退缩。拍摄、制作、包装全部自己完成,有时做完随团日记已是凌晨一两点。江苏广电总台北京前方负责的台领导每天坚持等我们把节目做完后审片把关,无论再晚,也一起熬夜,保障节目及时推出。

  《直通北京•随团日记》推出后引起了积极的反响,转发量激增,受到代表委员及广大观众和网友的肯定,也更坚定了我们坚持媒体融合,创新时政报道的信心。

  红网记者廖洁:

  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今年全国两会对媒体采访作出了适当调整,只邀请了少部分记者赴京参加采访。由此,往年30多人的红网两会出征团队缩减为1个人。作为红网采访中心时政部的一名“老兵”,我单枪匹马在北京前方采访奋战。

  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十分焦虑,有很大的心理压力。采访中心的领导和同事反复鼓励我:“没事,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在后方全力支援你。”由此,一个由30多人组成的“八月后援团”QQ群(我的网名为“八月”)随即搭建,编辑、记者、美编等不同岗位的老师加入了其中。

  出发前一天,采访中心专门召开会议,采访中心40多名记者被划分为多个小组,每个记者在后方采取人盯人战术,分别负责几个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采访。

  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前,我作为前方记者参与到了“红网《拥抱小康,2020》全国两会云直播”中。作为红网16路记者中的一路,我采访了一些人大代表从驻地出发前往人民大会堂时最真实的感受与心情,并将报道迅速发回后方。这次直播以中央厨房融媒体指挥中心为总后方,以红网云为全程直播链路,用跨城云直播的形式,对两会进行轻量化、沉浸式报道,通过联动县级融媒体中心、融合大小屏全媒体一体化报道模式,打破了传播形式的边界,实现北京、长沙、市州三级互联,实时直播、权威解读、热点报道。

  两会期间,采访中心记者全员投入,通力配合,对130余位全国人大代表及全国政协委员进行了采访,开设“习声回响”“两会云访谈”“代表心声”“委员说”“两会反响”等多个栏目,及时报道会议内容及反响,展示代表委员风采及提案议案亮点,有力传递了两会声音。

  红网记者廖洁在湖南代表团分组审议现场写稿。

  虽然只有我一人在前方,但无论是从时效、质量、数量上来说,今年红网的两会报道,和往年相比,毫不逊色,还推出了数个独家稿件。

  当别的媒体问起我,为什么只有你一人在北京,还能做出如此多表现形式丰富的高质量稿件,我说:因为红网为了今年的两会报道建立了灵活的工作机制,前方采访、传回素材,后方写稿、剪辑、深加工。虽然我只是身处北京前方的一朵小“云采”,但我背后却有一片红网云。

 

  ▼ 更多阅读 ▼

  观会 | 非常两会“屏上见”,“全媒采访”大比拼

  观会 | “神器”上新,两会报道更“吸睛”

  观会 | 10万字民法典草案,这些“创意播报”好有料

  观会 | 新+智+联,360度“云跑会”

  观会 | 秒懂政府工作报告,各报版面哪家强

  观会︱“云采访”怎么采?看这组Vlog就够啦

 

  本文内容由相关媒体提供,转发请注明来源为中国记协网。

  

责任编辑: 王小玉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91003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