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农微评

2020-10-14 15:13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代表作基本情况【下半年】
 

下半年代表作标题

有滴灌设备,更要有滴灌意识

发表日期

2019-7-27

作品评介

问题聚焦:我国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占用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华北地区缺水情况尤为严重,地下水开采导致该地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漏斗区”。聚焦华北地区用水情况,文章带有很强的问题属性,选题意义重大。 层次清晰:文章篇幅不长,但逻辑层次十分清晰:第一部分指出华北地区一些地方在使用滴灌设备时,存在“只开不关”的现象;第二部分说明华北地区为何要使用滴灌设备,并点出问题所在,用了滴灌设备却没有起到很好的节水效果;第三部分则分析了关键原因所在,并指出解决对策。 观点精准:在很多人的意识当中,滴灌设备是可以节水的。但现实证明,使用了滴灌设备,不一定能起到节水效果。说到底,滴灌设备是一种技术,但技术要发挥好的效果,使用者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使用者打开滴灌设备,长时间不关,那再好再先进的设备,也会浪费水资源。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所在,就是既要有滴灌设备,更要有滴灌意识。 

采编过程

笔者在华北地区采访时发现,很多滴灌设备存在“只开不关”的现象,感觉有过度滴灌的可能。后来询问当地干部群众了解到,除了“只开不管”现象,一些群众还不知道滴灌设备何时开、何时关,因此不能最大化发挥设备的功效。也就是说,一些地方,虽然使用了滴灌设备,但并没有起到节水效果。 华北地区缺水十分严重,农业又是用水大户,所以农业节水有其必要性、紧迫性。经过调查研究,了解到要想最大化发挥滴灌设备的效用,一要强化使用者的滴灌意识,打开滴灌设备后,不能任由滴灌、不管不顾;二是要认识到不同农作物,滴灌时间、用水量不尽相同,这属于专业知识,要加强培训,提升使用者的使用技能。 弄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后,作者向报社微评组申报了选题,很快得到通过,此后就把问题现象和调研成果写成文章。 

社会效果

文章刊登后,收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有读者来电来信,表示他们当地也存在类似问题,希望持续跟踪报道,引起改变。也有读者就此现象,撰写了相关评论文章,继续探讨节水问题。

下半年代表作

下半年代表作:
有滴灌设备,更要有滴灌意识
柯利刚
  
近日,笔者在华北一带调研时,发现一些农民的田地里虽然安装了滴灌设施,但在使用时却存在"只开不关"的现象。
  近些年来,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突出。农业用水,耗水量巨大,节水滴灌是缓解华北缺水问题的重要抓手。正是出于这样的历史现实原因,华北地区大力推广节水农业,鼓励铺设滴灌设备。然而就一些地方的统计数据来看,铺设滴灌设备后却并没有起到明显的节水效果。
  究其原因,在于部分农业生产者只知道打开滴灌设备,却不知道什么时候关停,有时甚至忘记了关停。不同农作物有不同的灌溉需求,什么时间滴灌、每次滴灌持续多长时间,农民并不掌握这些信息。因此为最大化实现农业节水目标,除了铺设滴灌设备,更应该增强滴灌意识,此外也应该加强滴灌知识及技能培训。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 张泽月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94369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