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感动!这真实滚烫的信仰 | 赣州行手记

2021-05-23 19:20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清晨的于都依旧烟雨蒙蒙。微凉的轻风在颜色各异的伞下打转,我们踏着淅沥的雨开始了第三日的旅程。

  雨中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巍峨挺拔,红色的大字直指苍穹,冲出了力拔山河的气势。我们抬头仰望这雄浑的碑,庄重地站在碑下合了影。之后,我们走到几十米开外的长征渡口,拍下了“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一起采访的同行们争相于此合影留念。

雨后的长征渡口

  于都是一所充满红色底蕴的城市,我们在这里耳濡目染,聆听了许多感人肺腑的红军故事,也亲眼见到了真实艰苦的长征条件。随后,我们前往本次调研活动的第二站——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的诞生地瑞金。

  近一小时的车程后,我们抵达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旧址。当地讲解员声情并茂地向我们描绘了毛泽东、徐特立、何叔衡等革命领导人在此居住和办公的故事。

  途径何叔衡同志曾居住的狭小房间时,讲解员说道,当年59岁的何叔衡在长征途中受了腿伤,由于过于疼痛实在走不动路,不幸被敌人包围,为了不连累战友们,他决然地跳下悬崖,跳前大呼:“我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这也是他在中共一大会议上的誓言。在场的我们听到这里,都深感信仰的力量如此震撼。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领导塑像。

  随后,我们来到著名的“红井”旧址。“红井”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吃水不忘挖井人”故事里的主角。1933年9月,毛泽东带领当地群众一同开挖了这口水井,解决了当地军民的饮水困难。如今的井水依然清澈澄明。

记者们在红井边饮用井水。

  接着,我们驱车前往“二苏大”革命旧址。走进八角大礼堂,毛泽东同志挥臂发言的塑像映入眼帘。我们在排排条凳上坐下,聆听着讲解员介绍当年会议通过的大致内容,想象那个没有麦克风和扩音器的年代里,革命领袖站在台上挥斥方遒、台下的参会者们各抒己见的热烈场面,大家都再一次被这样真实滚烫的信仰所感动。

记者们在八角大礼堂内聆听讲解。

  随后,我们前往红军长征第一山“云石山”。此山不高,怪石林立,绿树成荫,只有一条百级石砌小道可以弯曲前行。我们拾级而上,步入云山古寺。1934年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从沙洲坝迁驻此地,毛泽东等人在这个古寺里居住、办公三个多月,并从这里迈出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步——这就是“长征第一山”的由来。

  顺着村路我们来到“长征第一村”丰垅村。在这里,村党委书记梁俊辉带领我们参观了村史馆,通过村情简介、长征第一村、续写新长征三部分内容直观地展示了该地的革命故事。在陈潭秋的人物事迹介绍栏前,我们感受到了军民浓浓鱼水情。

  1934年,时任粮食人民委员会部长的陈潭秋扮成商人,奉命为苏区征粮。有一次,他劳累过度,生了重病,时任县委妇联主任的杨桂娣赶回家时得知他的情况,便主动挑起护理照看的任务。在她的悉心照顾下,陈潭秋同志很快康复。康复后,他继续投入工作,超额完成了征粮任务。为了感谢杨桂娣的“恩情”,陈潭秋送了一个绿色铁皮箱给她作纪念。多年来,杨桂娣一直保留着这个箱子,并将它传给了自己的继子梁在桂。

  在村党员活动中心,朴实的梁在桂为我们详细讲述了这只“家传”绿皮箱的由来,并展示了长辈梁士海的烈士证明书。“我婶婶直到去世时,还和我说,一定要护好这个箱子,还要把其中的故事讲给子孙们听。”他坚定地对我们说。

丰垅村村委会门口八字标语

  离开丰垅村的时候,豆大的雨滴从天而降。村委会门口“红色粮仓,支援万里”八个大字愈发熠熠生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身影留在了漫漫长征路上,但他们身上的长征精神却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接续奋斗。征途漫漫,唯有奋斗。(作者陈映其为中国财经报记者)

  本期编辑:温娟 张君

  本文版权归中国记协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为“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

  ▼ 更多阅读 ▼

  “学党史 悟思想•红土地上践初心”中央媒体赴赣州学习调研活动启动

  采访手记 | “长征源”给我们奋进的力量

  重走红军小道!长征精神鼓舞我们前进 | 赣州行手记

 

责任编辑: 张爽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99650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