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是这个理

2021-10-29 15:03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是这个理:决战土店子

  主讲老师配音:

  我是来自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尹旦萍。

  这里是恩施,我的家乡。

  崇山峻岭,是它的地理标签,也是它的经济、社会和人文环境。这里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全境8个县市都是国家级贫困县。“高山缺水、山道难行、土地贫瘠”带来的“穷”病,困扰着世世代代我的父老乡亲。

  2013年,党中央吹响了精准扶贫的集结号。为了实现“到2020年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全党上下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壮志向贫穷开战。

  【同期】要将我们的农产品转化为商品,要变成钱!

  主讲老师配音:

  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战役,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就要历史性地得到解决。

  自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以来,作为恩施人,我见证了这片贫瘠土地走过的九十九公里。现在只剩下这最紧要、最难走的一公里。这场决战,我们不仅要赢,更要赢得漂亮。

  今天就让我带您走进湖北恩施州巴东县土店子村,聆听与贫困决战的浩瀚波澜。

  【标题字幕:《决战土店子》】

  【字幕】恩施州巴东县信陵镇土店子村

  【歌声起】山歌好唱难起头,木匠难修转角楼,石匠难打石狮子,铁匠难打铁绣球。

  【同期】恩施州巴东县土店子村村民 黄祖传 :从祖祖辈辈,都是靠背水。

  尹旦萍:这一桶水大概有多少斤?

  恩施州巴东县土店子村村民 黄祖传:大概一百多斤吧

  尹旦萍:你大概每天要背几桶?

  恩施州巴东县土店子村村民 黄祖传:一天四五桶水,就是不敢泼辣用嘛,省着用。我们那个土坑一年就是山里流下来的水啊,要么就是靠下雨啊。放牛在那边喝水,这边都还是舀起来。树叶啊,草啊,什么牛粪啊,什么都有

  尹旦萍:那个水你背回来是做什么的用的?

  恩施州巴东县土店子村村民 黄祖传:生活用水啊,喝啊,做饭啊,洗(澡)啊,都是那个水。

  主讲老师配音:

  这位背水的村民叫黄祖传。他背上的水桶,是从太公传到父亲,再从父亲传到他手里。在土店子村,家家户户都有一个这样的背水桶,世世代代都靠背水维生。

  这是黄祖传家的老房子。当年村里的第一台电视机就出现在这里。

  【同期】恩施州巴东县土店子村村民 黄祖传:晚上都是喊得(邻居)大哥大姐他们就在我们那里看一晚上,看到一两点。

  主讲老师配音:

  上有勤劳的父母,下有孝顺的弟妹,这样的一家五口凭着肯干的双手,怎么会过不上好日子呢?

  天有不测风云。1990年,黄祖传的父亲患上了肺气肿,曾经的顶梁柱变成了药罐子,少年黄祖传因贫辍学。2013年,黄祖传的妻子患上癫痫;2019年,母亲又被诊断为膀胱癌......

  20多年里,为了撑起这个贫病交困的家,黄祖传卖过菜、种过地、打过工、还养过猪......

  【同期】黄祖传母亲 向长英:人矮了,还刚刚能拄在拐子上,他就跟着我卖菜。

  恩施州巴东县土店子村村民 黄祖传:妈妈走到(在)后面,我在前面。有一个人他从我背的筐子里把包菜拿了,我妈就喊他,那是我儿子背的,你望着他那么一点小,还背着东西,你要看着他可怜啊,你还拿他的东西。

  黄祖传妈妈 向长英:他穿个拖鞋 ,那时候也没得出门穿的。把脚指甲,铲翻了(哭)

  恩施州巴东县土店子村村民 黄祖传:没得办法逼着要搞,就慢慢到处借,这边老账还没还清又去借。哎,什么时候才能搞出头啊。

  主讲老师配音:

  土店子村由国家级重点贫困村老土店子村和将军山村合并而成。全村325户1138人,像黄祖传这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就有167户541人。

  在恩施州,像土店子这样的贫困村有729个,贫困人口有109万。

  许许多多个黄祖传们,或因疾病灾难,或因生产环境限制,或因缺少一技之长.....在“脱贫”这条路上走得崎岖而艰难。

  【山歌】山歌好唱口难开,林檎好吃树难栽。

  【同期】 恩施州巴东县土店子村第一书记 尖刀班班长 驻村工作队队长 李君:2016年初开始去的时候没有路,就是我们一组的一个老组长,他用刀给我们砍出一条仅能过人的毛路。

  【同期】恩施州巴东县土店子村一组组长 向继满:工作组来了,想下我们这个地方来的,没得办法。我才拿把刀提前砍通了,再我拿挖锄挖,我又怕他们摔跤,又怕他们滚倒,最后没得法子,我就给他们又挖墩墩,挖到最后才把他们引到这个地方来。

  【同期】 尹旦萍:你当时第一次来的时候,村子里的情况是什么样子?

  恩施州巴东县土店子村第一书记 尖刀班班长 驻村工作队队长 李君:我从那下来以后,这么大一个地方,到处都是空房子,这个组又只有5户7个人在屋里,破破旧旧的东西,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的凄凉。

  主讲老师配音:

  2015年,巴东县妇幼保健院定点扶贫土店子村。李君,刚刚结束了三年大学生村官的经历,就被直接派往土店子开展扶贫工作。2016年6月,李君被认命为“土店子村第一书记”。

  2018年初,为了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恩施州委提调各单位精干力量,组成“尖刀班”进驻脱贫一线,成为“啃硬骨头”的那群人。

  李君带领“尖刀班”和村支两委,8个人对全村10个组包干到户,决战土店子的“穷病”。

  【同期】恩施州巴东县土店子村第一书记 尖刀班班长 驻村工作队队长 李君:10个村民小组里面,能通主线公路的只有4个村,还有3个村是没有通公路。另外3个村的话,公路基本上只有摩托车和三轮车能行驶。 当时一个老百姓养殖了7、8头猪,好不容易有个贩子买个年猪,运不上去。结果他们就把猪杀了,砍成四块,由四个力人把它背上去的。

  【同期】恩施州巴东县土店子村一组村民 商其英:他一个猪只给我400块钱啊。

  尹旦萍:多大的猪啊?

  恩施州巴东县土店子村一组村民 商其英:那三四百斤啊!

  尹旦萍:辛辛苦苦喂这么大个猪啊

  恩施州巴东县土店子村一组村民 商其英:就是说。

  尹旦萍:村里的情况是这么个样子,扶贫从哪里着手呢?

  恩施州巴东县土店子村第一书记 尖刀班班长 驻村工作队队长李君:首先要解决的那还是村里的基础设施。特别是水、电、路、网。路不解决的话,老百姓是永远的困。

  尹旦萍:土店子村脱贫的最大的短板应该是公路,你是怎么去啃这块硬骨头的?

  恩施州巴东县土店子村第一书记 尖刀班班长 驻村工作队队长 李君:2017年的时候,我们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解决通路的问题,这边开始一直到这个下面。然后新修的第二条路就是说,这个到庙坪之间这段路也是不通路的。第三条也就是我们土店子八九组,到我们黄家湾主线路之间,这也是不通路的。这三条路一修,就是解决了我们出行难的一个问题。村里的黄书记,我们的纪委书记,连接八九组的公路,需要从他家菜园子田里,修一条公路过去。结果他二话没说,全力支持,也不要任何补偿。

  【字幕:2017年,土店子实现全村通路。】

  【同期】 恩施州巴东县土店子村第一书记 尖刀班班长 驻村工作队队长李君:2018年的时候是要解决一个路面拓宽、保证行车的问题。

  【同期】黄祖传妈妈 向长英:说要砍多宽就砍多宽,挖机要挖多宽就挖多宽。

  【字幕:2018年,土店子实现全村通车。】

  【同期】尹旦萍:这其实是一个逐步推进的,不断升级的这么一个过程。

  恩施州巴东县土店子村第一书记 尖刀班班长 驻村工作队队长 李君:对,全村还剩下有两个组,就是说它没有实现一个通畅工程。

  尹旦萍:今年会把最后的这一公里被打通。

  恩施州巴东县土店子村第一书记 尖刀班班长 驻村工作队队长 李君:对。

  【字幕:2020年,土店子将实现全村路面硬化。】

  【出镜】尹旦萍:这一组原来是有50多户人家,但是因为交通不便,大部分村民都搬离了这里,只剩下了5户7人,如今家家户户都已经通了公路,曾经那些搬离的村民,又陆陆续续地回到了村里生活。

  【同期】恩施州巴东县土店子村二组村民 汪斯盔:要走到哪儿,那个有房子的地方,才走到一半。

  尹旦萍:从屋里出发要三个小时?(嗯)还背100多斤的东西(嗯),那硬化之后,再要从您家里去卖东西的话,要好长时间?

  恩施州巴东县土店子村二组村民 汪斯盔:那有车子了,个把小时嘛,不要一个小时就去了。

  尹旦萍:那就轻松了,再您家要是有点什么东西,那就值钱了。

  恩施州巴东县土店子村二组村民 汪斯盔(76岁):确实现在政策真是好,我们这七十几了,活着沾国家的光啊。

  主讲老师配音:

  路通了,老百姓手的东西还要能换成活钱,日子才有奔头。

  养猪、养山羊是土店子的传统产业。但因为地处海拔1200米左右的二高山地区,喀斯特地貌严重,全村找不到一丝活水。吃用都靠挖土坑,收集雨水。

  用背篓背水,不要说家庭养殖得不到发展,连人都不够喝。为了挣脱困境,黄祖传曾经两次外出“找水养猪”。

  【同期】恩施州巴东县土店子村村民 黄祖传: 家里没有水,但是下去找有水的场子养猪,那就不讲条件了,为了改变这个现状的话,必须,就是说苦点累点都无所谓。初二的,在圈里就死了一头200多斤的猪,持续到初六,死了4头,死2头的时候,哭了,那真的说实话是哭,那几天是最难的。

  主讲老师配音:

  黄祖传的“找水养猪”计划或因清理危房、或因长江边禁养等客观原因,数次中断。几次搬猪圈,也耗去了大量成本。

  【同期】恩施州巴东县土店子村村民 黄祖传:在行情好的这两年,我都在搬迁、建设,假如我是一个现成的地方,我就这两年我就有发展的话,我也许日子就会比现在过得更好,是不是?

  主讲老师配音:

  2017到2018年,李君和“尖刀班”利用国家扶贫的专项资金,和恩施州的统筹资金,为每户村民修建20立方米的蓄水池。同时,为每户搭建一个有5级过滤功能的漫滤池,使村民收集的山水和雨水达到安全饮用的标准。作为定点扶贫单位——巴东县妇幼保健院还牵头协调相关部门,为全村铺设管道,通过三级泵把自来水泵到土店子,计划在2020年底之前,彻底解决土店子靠天吃水的问题。

  【同期】尹旦萍:你这个储水可以储存多少?

  恩施州巴东县土店子村村民 黄祖传:可以储存200立方。

  尹旦萍:那就彻底地告别了那个背水的历史。

  恩施州巴东县土店子村村民 黄祖传:所以我就是感谢党的好政策,吃水不忘挖井人。

  主讲老师配音:

  路和水,是土店子村最主要的穷根。但深入到每一户,致贫的原因又是千差万别的。

  【同期】 恩施州巴东县土店子村第一书记 尖刀班班长 驻村工作队队长 李君:每一个贫困户,我们实行的是精准帮扶。因为每一户的致贫原因,和他需要我们帮助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比如以黄祖传这户为例的话,因为一没有资金,也缺水,所以这样限制他一个脱贫。三年的时间,免费给他提供滚动20万的小额扶贫贷款,这样他的养殖的规模一下子从四五十头,提高到一百四五十头的样子。

  【出镜】尹旦萍:我现在就在黄祖传家,这就是他家的明白卡。这张卡记载了从2016年到2019年各项帮扶政策在他家的落实情况,可计算金额达到24.1万元。针对他家有三个重病患者的情况,健康帮扶是我们帮扶的重点。每年为他家三人代缴了医保,他的妻子去年生病报销了7154元,他的母亲去年查出膀胱癌,为她申请了临时救助。

  【出镜】尹旦萍:这是4组贫困户张瑞先家的明白卡。他们家的主要致贫原因是缺劳力致贫。张瑞先老人今年68岁,他一个人独自生活,对他家的帮扶措施主要是异地搬迁和社会兜底保障,老人家享受了一类低保和养老金。

  【同期】尹旦萍:您觉得现在党的政策好不好?

  恩施州巴东县土店子村四组 张瑞先:国家政策好,党来养我们老。

  【出镜】尹旦萍:每一个贫困户都有一张独一无二的明白卡。土店子村有167张,整个恩施州有33万张。每一张明白卡都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生活,这也生动地诠释了精准脱贫就是一户一策。

  主讲老师配音:

  要想翻过贫困的大山,关键在精准。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但要想走好“最后一公里”,还要“求变”。“等靠要”的思想要彻底改变,帮扶手段也要求新、求变。

  【同期】尹旦萍:(村里的)长远发展怎么解决呢?

  恩施州巴东县土店子村第一书记 尖刀班班长 驻村工作队队长 李君:因为当时我们让省农科院的专家来对我们当地看了以后,海拔比较高,温差比较大,水分和糖的含量是比较好的。老百姓的土地相对是比较多,能够形成一定的规模,能够做成连片成块的一个效果。初步确定就发展小水果为主体。同时又考虑到我们这边老百姓有养殖猪的习惯,和养山羊的习惯,所以我们确定了一个养殖产业。

  主讲老师配音:

  80后创业者谭显猛回到家乡,创立了巴东县将军山农牧开发有限公司。村民可以用土地入股、挣工资,拿分红;公司免费提供树苗、黑猪仔和技术服务,贫困户按订单养殖,公司保底回收。

  【同期】尹旦萍:他(贫困户)用5亩地入股,你给我算个账,他一年可以有多少收益?

  巴东县将军山农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谭显猛:我们这个模式是以土地入股,分红的模式。就是所有的投入都是我的,种苗、管理工资,最后有收入了之后,老百姓占三成,我占七成。

  主讲老师配音:

  果树种植的前三年,村民享有每亩田每年400元的退耕还林补偿款;间作农作物,一亩田每年有800块钱左右的收入;照料果树,每人每年还可获得1万多元的工资。

  在果树挂果后,以梨子为例,保守估计第一年亩产5000斤,最低收入25000元,村民可享受三成收益,即每亩7000元。产量和收入是逐年递增的。

  【同期】尹旦萍:你家里发展的是什么产业?

  恩施州巴东县土店子村9组村民 黄兴东:我现在养猪。

  尹旦萍:去年收入有多少?

  恩施州巴东县土店子村9组村民 黄兴东:喂了50头黑猪,和谭显猛和他合作的。就是说他给我的猪仔,粮食是他的。他是回收是11块钱一斤,我自己核算的就是说每一个月在4000多块钱。

  巴东县将军山农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谭显猛:通过这个发展啊,感觉到什么呢,第一方面老百姓确实有幸福感,说实话老百姓也非常感恩政府。

  尹旦萍:就是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的那个梦想,慢慢地在实现了。

  巴东县将军山农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谭显猛:对,我认为这个目标这个期望,不远了。

  主讲老师配音:

  2019年1月13日,土店子年猪宴拉开帷幕。从城里赶来的客商、市民现场签约,把来年的黑猪预订一空。

  【同期】恩施州巴东县土店子村村民 黄祖传:最后一笔账是还我大伯的,他说你还是先用着,我说那我要还了。说这个无债一身轻,就是借过债的,才晓得最后把债还清了,才感受得到。我那天晚上还喝了点酒,我说终于轻松了。

  【同期】黄祖传妈妈 向长英:政府扶勤快,不是扶懒。

  主讲老师配音:

  黄祖传和一批贫困户,摇身变成了养殖大户。土店子村的年养殖量在1000头以上。同时,还形成了1100亩的小水果种植规模。

  除了村里自身的发展规划在逐步落实外,各方的支援也源源不断地到来。在4组冯家湾,巴东县国家电网支援建设了一座200千瓦光伏电站,每年能为土店子带来20多万元的村集体收入。

  【同期】恩施州巴东县土店子村第一书记 尖刀班班长 驻村工作队队长 李君:这个太阳能路灯啊,它其实就是属于北京房山区长阳镇对巴东县信陵镇的对口帮扶。杭州下城区对口巴东县茶店子的一个集中供水。我们就从茶店子集中供水那里把它引上来,解决我们这边的饮水问题,所以像这种东西部协作,我们这边蛮多受益的,也是蛮多。

  尹旦萍:其实也就是各方力量合力在攻坚。

  主讲老师配音:

  自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已减贫9300多万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这是全国动员的成果,是无数人心血的结晶。

  【同期】恩施州巴东县土店子村第一书记 尖刀班班长 驻村工作队队长 李君:特别是村支两委(和尖刀班成员),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付出得更多,他们更辛苦。一个女同志叫赵万蓉,腿是骨折了,做过手术,里面还上的有钢板。每次入户去一次,回来腿都要疼好几天。

  【同期】恩施州巴东县土店子村尖刀班成员 赵万蓉:那年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去看几个孤寡老人,泥巴就是跟着鞋子都拖不动了,就要脱下来,把泥巴弄掉了才能走。

  尹旦萍:看到你包户的那些贫困户发生了变化,是怎么一个心情?

  恩施州巴东县土店子村尖刀班成员 赵万蓉:心里还是蛮自豪的。

  尹旦萍:不后悔?

  恩施州巴东县土店子村尖刀班成员 赵万蓉:不后悔!

  【同期】尹旦萍:作为尖刀班的班长,作为扶贫工作队的队长,你管了167户,那你自己的家庭管好了没有?

  恩施州巴东县土店子村第一书记 尖刀班班长 驻村工作队队长 李君:我妈一个人在屋里面,我爸爸去打工了,剁猪草的时候,一下把手剁了,无名指的骨头就剁掉了一截,她那个手指头呢,究竟是失去正常的功能了。

  【字幕:2020年5月16日李君的女儿诞生】

  主讲老师配音:

  2020年5月16日,李君喜获小棉袄一枚。

  为了土店子的脱贫攻坚,他几乎没有陪伴妻子怀孕的艰难过程。连女儿出生,都是在一个小时前才赶到医院。

  在恩施有21314个李君,2438支“尖刀班”,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在960万平方公里上,290万个李君成为了这场旷世战役的中坚力量。

  他们常年“吃住在村、岗位在村、工作在村”,亏欠着家人,却温暖着村民。他们用艰辛与汗水,孕育出一个个崭新的美丽乡村。

  【同期】尹旦萍:你想想看,1年后2年后5年之后,土店子是什么样子?

  恩施州巴东县土店子村第一书记 尖刀班班长 驻村工作队队长 李君:春天有花,夏天有荫,秋天有果,冬天有雪和黑猪宴。由全县最偏远穷的一个村,把它定位为一个全县发展的后花园。乡村旅游的示范村。

  【图片:土店子的新旧照片对比】

  主讲老师配音:

  截止到2019年11月30日,巴东县118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

  截止目前,恩施州8个贫困县、729个贫困村出列,109.57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截至2019年底,全国97%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顺利脱贫,94%的贫困县实现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

  然而,这场战役并没有结束,它正向贫困深处进军,脱贫征程上的那些堡垒,也将在今年内一个一个被突破,一个一个被拿下!

  【同期】尹旦萍:祖传,我看下你的手。好多的老茧,但就是你这双手把整个家庭撑起来了。

  恩施州巴东县土店子村村民 黄祖传:现在有奔头,心里是很高兴的。

  黄祖传妈妈 向长英:幸福是干出来的,是奋斗出来的。

  主讲老师配音:

  土店子的决战决胜,是湖北乃至全国精准脱贫战略的一个缩影。

  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道路,充分彰显了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这个成就足以载入人类社会发展史册,也足以向世界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张泽月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27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