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向前一步

2022-11-01 14:55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代表作及刊载目录

作品标题:向前一步中国新闻奖新闻专栏代表作基本情况【上半年】

上半年代表作标题

向前一步-中轴旁的安居梦

刊播日期

2021-05-02

字数/时长

46:41

作品评介

节目有三大创新亮点: 第一,通过百姓“问题”视角,探究中轴线本身及中轴线申遗的意义。 节目从具体问题入手向更深层次意义探究,相关的历史背景、文化意义更能引起共鸣和共情。让市民感受到中轴线变迁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懂得“北京城市中轴线是北京古城的灵魂与脊梁”时代意义。 第二,跨城区联合录制,直面群众提出的“尖锐”问题,提高政策透明度,构建正向舆论场。 钟鼓楼周边申请式退租是北京首个助力中轴线申遗、东西城联合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项目。《向前一步》邀请东、西两城区联合录制,借力“第三方”城市沟通团,提供全方位、多角度权威解读,提高政策透明度,构建好群众思想工作的正向舆论场,是居民更理解政府初衷,有效推动项目进行。 第三,彰显善治,提升市民的公共意识与基层干部的工作素养,塑造基层干部可爱可敬实干的形象。 本期节目中,西城区副总指挥说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一句话深入人心,展现出基层工作人员勇于直面问题,敢担当、敢作为的决心。节目中也真实呈现每一个基层干部熟练掌握政策,秉持公平公正的初心,得到广大居民的认可。

采编过程

本期节目通过“精治共治法治”破解问题矛盾,采编有三个突破: 一、“文化遗产”遇上“百姓民生”的创新表达,首次搭建市民与城市文明、历史文化对话的平台。 节目首次碰触与中轴线申遗相关的敏感话题,搭建起一个普通市民与城市管理者和文化专家之间公开、透明、平等、务实的对话平台,形成宣传中轴线“文化遗产”历史意义与百姓腾退公租房屋政策解读,引导多方参与问题的解决机制,有效推进项目落地。 二、记者践行“四力”,充分展现主流媒体记者的责任与担当。 在推进录制解决的过程中,记者与制片人尝试多轮与十余个部门反复沟通,用脚步丈量钟鼓楼周边各个胡同,风雨无阻去居民家中深入调研,前后历时一个多月才终于克服重重阻力完成录制,磨砺了极强的“脚力脑力眼力笔力”。 三、钟鼓楼脚下录制开创新闻“第一现场”,直面居民问题,用“爱”和专业走进群众中。 本期录制现场设置在了问题发生地——钟鼓楼脚下,特邀“北京城痴”朱祖希和中轴线专家李建平,从中轴线的历史故事,到如今中轴线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形象生动地讲述唤起周边居民对这片故土的深情,更像朋友一样陪伴居民一起共同做出最好的决定。

社会效果

一、社会效果积极显著,切实推动问题解决。 节目最终推动374户居民完成签约。其中,推动直管公房签订补偿协议345户,完成直管公房签约率达到70%,推动私产签订腾退协议29户,完成私产签约率达12.4%。 二、有效宣传中轴线的历史文化意义,助力中轴线申遗。 作为京城的规划核心,中轴线是中华文明与文化传统的重要见证。通过本期节目,让市民真正了解到中轴线的魅力在于它背后百年未变的文化精神,它的价值不逊色任何一处已申报成功的文化遗产。同时,也让大家明白,申遗面临诸多困难,需要北京城的每一个人的努力,才能让中轴线申遗保护这一伟大工程得以完成。 三、新媒体传播效果出色,获得广大网友点赞评论。 本期收视率,在本地达到3.47%,全国达到0.75%,全国排名前三,影响力广泛。本期视频在微博等新媒体播放总量超122.5万,覆盖粉丝超763万。针对中轴线周边的退租工作,网友表示很大的兴趣,认为“居民在这里住了好几十年,最后舍得搬走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为居民点赞”,也有网友认为“中轴线申遗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应该支持并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责任编辑: 陈燕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668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