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新闻专栏代表作基本情况【下半年】
下半年代表作标题 |
向前一步-“旧习惯”与“新秩序” |
||
刊播日期 |
2021-11-07 |
字数/时长 |
48:00 |
作品评介 |
本期节目有三大亮点: 一、主题立意创新,打造共商共治“社区养老”新方案。 节目聚焦市属国有企业首钢耐火材料厂在进行“非经营性资产移交”至首开集团进行物业管理后,如何平衡现代化物业管理与老旧小区居民“社区养老”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通过共商共治打造“社区养老”新方案,解决该小区三年不解的“社区养老”难题,为我市同类问题提供可借鉴的“样板”。 二、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引领舆论监督节目创新样态。 改变以往舆论监督节目“曝光”样态,以监督者、解决者、服务者三种身份,切实解决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数40%“超老龄化”小区的实际需求,为广大居民与城市管理者搭设公开、透明、平等、务实对话平台,设立跨越“分歧线”核心解决模式,这在全国新闻节目中独一无二。 三、为群众办实事,用“有温度”的治理切实解决基层治理之困。 作为活动室的新产权人,首开集团从法理上是有权对其进行处置和使用的。但团队通过不懈努力、真诚沟通,让首开集团同意将18.88平米的活动室让出来,为小区老人们使用,达成法理之外的情理共识,也推动居民愿意交纳物业费。用“有温度”的治理为此类问题解决理清思路。 |
||
采编过程 |
一、媒体深度参与社会治理,共商共治打造社区养老“新”方案。 接到老年居民的诉求后,记者深入社区采访。当时,北京气温已跌破零度,看着“超老龄化”小区没有一间老人室内活动空间,记者万分焦急。深入调查后,记者又发现物业入驻小区三年连年亏损。为了化解双方矛盾,栏目搭建平台,推动新物业企业、老旧小区原产权单位、街道和居民多方共治,促进居民与物业能换位思考,打造出社区养老“新”方案。 二、实事求是坚持群众路线,为真问题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路径。 为了解决老人们的活动室,节目组专家多次与街道召开协调会,想出四套解决方案。在节目现场充分了解政策后,居民代表和物业企业能换位思考理性共治,大家一致对第四套方案,即将原老年活动室一分为二,其中占比三分之二的面积18.88平米给小区的老人做活动室使用,剩余面积用于物业的监控室的办法达成共识,化解了横亘在居民与物业企业之间三年来的沉疴旧疾。 三、践行“四力”生动实践,充分展现主流媒体记者的责任与担当。 记者历时仨月扎根基层,与街道、物业企业进行十多轮沟通,寒冷冬夜往返居民家中20多次,用汗水扎根基层实践“源头活水”,用责任与担当不畏艰难险阻。 |
||
社会效果 |
一、媒体深度服务基层治理,变“成果总结”为“过程介入”。 区别以往“曝光”报道,变“成果总结”为“过程介入”,深度服务基层治理工作。节目聚焦“旧习惯”与“新秩序”的矛盾难题,通过前期三个月沟通,加上录制现场六个小时充分交流,让居民了解“非经营性资产移交”复杂过程,理解新秩序下物业企业现代生存规则。在双方能换位思考后,打破“旧习惯”建立“新秩序”,推动基层运用“党建引领”、“疏堵结合”等基层治理方式,促进社会的理解和有效治理。最终达成国企的担当,将老年活动室的18.88平米让出来供小区老人活动使用,居民代表也因此带头交纳物业费。在节目录制后第二天,社区牵头与居民签署公约协议,三年坚冰逐渐融解。 二、汇聚问题解决经验,全网高效互联。 本期节目全国收视排名前四,北京本地收视率2.09%,占有率达到8.63%;新媒体端同步上线,在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播放量超4960.9万;并持续在B站、微视、北京时间号发布节目卡段播放量超8万;微博覆盖粉丝超1654.5万。通过新型主流媒体平台传播,借互联网多平台快速传达,收获客观声量同时,也将民生问题解决经验传递给更多受众,感受到社会治理的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