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送单位 |
中国行业报协会 |
||||
作者姓名 |
毕 锋 |
作者工作单位 |
《人民铁道》报社 |
||
作品标题 |
海拔4161米:总理跟我们合影 |
||||
刊播单位 |
《人民铁道》报社 |
刊播日期 |
2005-5-3 |
||
字数(时长) |
730字 |
作品体裁 |
报纸作品消息 |
||
推荐理由(采写简况、作品评价、社会效果、获奖情况)
中国新闻奖评委称赞:“这篇新闻真实,平实,厚实。没有官话,没有套话。这是一篇地地道道的新闻,实实在在的新闻,这正是新闻的魅力之所在。”“让人读之如同品龙井,饮茅台,味道好极了!”目前,该作品已被作为经典范例收入20余部大学新闻教材。 【采写简况】2005年5月1日,国家总理专程考察青藏铁路建设工地,与现场工人们一起过“五一”劳动节,这的确是条大新闻。接到任务后,报社迅速组成特别报道组,总编辑亲自带队,赶赴青藏高原。无论是在海拔3000多米的南山口,还是在海拔4000多米的玉珠峰,记者发挥曾多次参加中央领导考察青藏铁路报道,对工地环境熟悉的优势,克服高寒缺氧、条件恶劣等各种困难,仔细观察现场,注意捕捉细节,抓紧写稿,巧妙构思,周密布局,精心制题,从现场快速发稿。编辑部紧密配合,收到稿件后,及时上版,让广大读者在第一时间看到了这则新闻。 【作品评价】 主题重大——这篇现场短新闻不仅报道的是举世瞩目的国家重点工程,而且反映的是国务院主要领导的重要活动,更主要的是关注了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密切高层与基层、政府与百姓之间关系的重大课题。 对比强烈——在标题上就预设出高海拔与内地平原、高职位与普通工人的两组对比,尤其是在“五一”这个特殊节日背景下,凸现了总理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关心,对青藏两省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关注,对青藏铁路建设者的关爱。 现场感强——抓住主要场景,突出描写细节,准确引用对话,不仅给人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之感,而且生动真切反映了总理的亲民形象,有效体现了总理的爱民之心、亲民之情和为民之举。 背景穿插巧妙,语言流畅精炼,时效性强,信息量大,700多字的篇幅传达了30多个有效信息,堪称一篇既具行业特色,又富社会意义的新闻精品。 【社会效果】 这篇现场短新闻发表后在广大读者中产生强烈反响。国家总理的爱民之心,亲民之情,为民之举,跃然纸上,大大激发了包括青藏铁路建设者在内的全国铁路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干劲,对确保青藏铁路建设任务如期完成,深入推进铁路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获奖情况】 新闻见报后,被报社当日评为最佳采写,当月被评为优质稿,之后又荣获中国产经新闻奖一等奖、中国铁路好新闻一等奖,直至捧回“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
毕锋
Video PlayerClose
责任编辑: 张泽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