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赵培光

2024-02-23 15:40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八方唱响同心曲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其势如狂风骤寸,惊涛骇浪!

  疫情当前,人不分男女老幼,没有分内分外之争,也无职务高低之别,有的只是对祖国的忠诚和对生命的关爱。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各行各业鼎力“支前”,广大百姓纷纷解囊。围剿非典的攻坚战中,我们听到了高亢激越的协奏曲……

  (一)

  4月17日,我省首发输入性非典临床诊断病例。接下来,围绕着两个家庭呈小面积扩散态势。

  一时间,口罩告急。

  4月24日,接到生产命令的长春市银龙集团,立即启动所属的11家企业,加班加点投入生产,日产纱布口罩5万只;

  与此同时,辽源真雨集团亦启动5万只口罩生产线;

  东北师范大学紧随其后,几乎是同一时间,校属的遗传与细胞研究所就开发出“药物口罩”,日产1万只。

  这样,三大家开足马力,日产达10万多只,完全可以满足全省医护人员和广大群众的需求。

  4月22日,长春市消杀药品出现短缺,市疾控中心请求市巡警支队协助到外省采购。支队长于勇接到电话后,二话没说,立即带领8名巡警赶赴中心报到。很快,四个小分队组成。宫立国、刘国志和两名中心采购人员直奔哈尔滨。从22日晚上8点起开始装药,直到23日下午三点才凑齐药品。四人顾不上吃饭,立刻返长。原想回来后好松口气,哪曾想,疾控中心还需要采购人员继续买药,听后,两位巡警又毫不犹豫地踏上征程……

  我省第一例非典病例出现后,社会上个人及团体使用免疫制剂骤然增多,市场上出现了胸腺肽、干扰素等供不应求的状况。胸腺肽全国有70多家制药厂能够生产,我省就有20多家。这期间,企业自觉加班加点,使紧张局面迅速缓解。为保证防治药品的安全有效,省药监局组织40多人参加的6个检查组进行质量跟踪监督,确保人民用药安全。

  因救治非典病人,我们的医护人员也受到感染。看着审美观点病毒击中的同行,吉大一院普外科主任王广义急在心里。他从参加救治人员的口中了解到,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措施主要是呼吸机正压给氧,但呼吸机不具有对排出气体的消毒功能,这就使含有大量病毒的气体经呼吸机排放至病房内,而成为医护人员的“杀手”。

  王广义要为征服非典作一点贡献,他要研制一个SARS病毒消杀仪器。“五一”之夜,他找来在英国留学时的同学、长春生物制品所的李勇博士,二人连夜设计方案。2日,方案定稿;3日,试生产样机;4日,样机出炉;7日,由省科技厅主持,以中科院院士汪尔康为首的专家组通过技术鉴定!专家组认为,这台仪器采用化学和物理双重方法予以消杀,可将SARS病毒全部杀死,仪器属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现在,这种仪器已批量生产,开始在临床中发挥作用,有效地保护了“战地”医护人员。

  防护服——这是有效隔离病毒的“屏障”。5月初,长春市西服有限公司接到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后,加强组织原料,5月8日,最新型的面料运抵长春。该公司500名员工加班加点,连夜赶制出第一批成品。现在,该企业可以生产出连体、分体等四个规格的产品,每天可生产上千套防护服。不仅满足了本省需要,前几天,还空运北京2000件。

  此间,省科技厅还快速启动非典防治、科技专项,下达100万元经费,着手8个项目攻关……

  以最快的速度,这个厅还组织作家、医学家、生物学家编写了适用于农民的《防治非典三字经》科普小册子,正式出版发行,其中已有4万册向社会赠送。

  针对社会对消毒剂的大量需求,吉林石化分公司电石厂自4月中旬以来就满负荷生产,这个全国最大的醋酸生产基地,眼下正日夜生产,其产品不仅满足了省内市场,还源源不断地发往全国各地……

  (二)

  为整合医疗资源,集中精干力量,对非典患者予以集中救治,5月3日,省里决定改造原来的长春市传染病医院,组建长春SARS诊疗中心。

  有关单位立即行动,在短短的72小时内——

  省和长春市药监局将价值485万元的药品及设备运抵到位,其中包含药品58个品种,X光机、呼吸机272台。57名工程师突击安装,一昼夜完成了平常两个月的工作量;

  水务集团60名职工奋战两天两夜,完成了两条输水管道;

  市供电公司紧急作业,仅用半天就解决了由单位回路变成双回路和电力增容的难题,为救治病人提供了电力保证……

  改建的诊疗中心建筑面积为1.5万平方米,每个病房都安装了中心供氧和通风、呼吸、紫外线消毒灯等设备,中心有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的严格划分,医务人员也有了宽敞的生活区。从开工到建成,只用4天时间。这是何等的速度,又凝结着多少人的汗水!

  为了做好诊疗中心的后勤工作,长春市从政府机关抽调了117名后备干部,由这些人组成了伙食组、供应组、氧气组、电梯组、运输组……市委机关食堂还抽调了9个专门人员为医护人员备饭做菜,以保证他们营养充足……

  如果说诊疗中心的医护人员是在和SARS这个病魔进行短兵相接的战斗,那么站在门口的8名民警就是名副其实的“哨兵”了。丁志贤是绿园区春城大街派出所的民警,当他得知要成立查控非典特别行动队时,就多次请缨参战。现在,他和另外7名战友负责看护诊疗中心的物流出入口和病人专用出入通道。和医护人员一样,每天他们都“全副武装”:厚厚的隔离服、戴着口罩和防护眼镜,而且一穿就是10个小时,天气一热,下班时就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前方的医护人员舍生忘死参加救治,“后方”的人员该为他(她)们做点什么?

  4月29日,吉林大学校长和党委书记,在看望了一线家属代表后,向433户家属送去了慰问信和购物卡;“五一“前夕,长春市教育局对战斗在抗击非典一线的家属及子女进行调查摸底,决定安排名师通过电话、上网或上门辅导等方式,对医护人员子女、尤其是初三、高三子女予以辅导,对医护人员家属给予相应关照,实行弹性工作制……

  白衣天使无私无畏的精神感染着省城百姓,也深深打动了长春市巾帼家政服务中心的广大员工。“五一”期间,她们成立“抗击非典自愿服务队”,此后10天里,为10个前线医务人员提供了30次义务家政服务……

  非常时间,人们互相伸出了关爱之手,在SARS这个人类的共同敌人面前,我们心贴心、臂挽臂,筑起了新的长城!

  (三)

  这些日子,许许多多平时生活俭朴的吉林人,纷纷走进慈善总会、红十字会,拿出他们的工资、积蓄,甚至是补助金,献上他们同舟共济情,为国分忧心。

  省红十字会率先行动:4月21日,他们首先向6家医院送去17万元的慰问金;5月12日,又向前线医务人员送去2万元金额的电话卡;

  省政协副主席阎洪臣来了,献上5000元,也献上了他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患难与共的心愿;

  省政协副主席李慧珍来了,捐助上3000元,也同时表达这位老教育工作者对人民的一腔赤诚;

  下岗职工“刘镇宏”来了,这是一对夫妇。他们头一次带来120元,第二次又拿来440元,这可是他们的血汗钱啊;

  服刑犯人刘安福委托妻子来了,捐上300元,他说,“这也是我的一点心意”;

  企业大户来了:吴太集团414万、省通信公司100万、修正药业110万、吉林残东(累计)500万、高斯达生化药业79万、长春生物药业30万……他们说,我们是盈利大户,“国难”当头,我们理应承担“大头”。

  县区政府、群众团体也来了:长春市绿园区捐赠100万元,长春市总工会12万元,他们说,我们是公务员,这时候更要顾全大局,这些钱,我们在日后的节约挖潜中省出!

  截至发稿时,全省共收到各种捐款(物)3881万元。现在这些钱(物品)正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发挥救急作用。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力量的源泉!

  我们深信,在“一心抗非典、八方结同心”的吉林人民面前,SARS必将最终被征服!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 普韵乔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6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