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赵承

2024-02-23 15:40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赵承事迹材料

  赵承:男,1967-10,中共党员

  赵承同志工作简历:

  1992-07至1995-04:新华社国内部内参选编室 编辑

  1995-04至1999-11:新华社国内部产业报专线 编辑(期间,1997.08-1998.07 西藏分社 记者)

  1999-11至2003-07:新华社国内部经济采访室 记者

  2003-07至2003-11:新华社国内部经济采访室 副主任

  2003-11至2007-10:新华社国内部经济采访室 副主任 兼新华视点采编室 副主任

  2007-10至2013-04:新华社国内部经济采访室 主任

  2013-04至2013-08:新华社国内部 副主任 兼经济采访室 主任

  2013-08至2014-11:新华社国内部 副主任

  2014-11至2015-08:新华社辽宁分社 副社长(主持工作)

  2015-08至2016-12:新华社辽宁分社 社长

  2016-12至2018-05:新华社国内部 主任

  赵承同志事迹材料

  

  赵承,高级记者,历任新华社国内部经济采访室记者、副主任、主任,国内部副主任,辽宁分社副社长,辽宁分社社长,国内部主任。

  一、赵承同志政治意识强,业务能力突出,获得一系列荣誉和奖励。他曾被评为新华社十佳记者、新华社领衔记者,荣立新华社集体三等功,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中直机关“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他五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其中特等奖两次,一等奖两次,三等奖一次。《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更高举起改革开放伟大旗帜——写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获特等奖,《在历史灾难中实现历史进步——2010年自然灾害警示录》《魅力中国》获得一等奖,《寻找22年前穿短裙的女孩——一张新华社老照片背后的改革信号》获三等奖。

  他参与采写或领衔写作的五篇稿件被评为新华社精品力作,分别是:《面向未来的赶考——习近平总书记指导河北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回访记》《事关全局的决胜之战——新常态下“新东北现象”调查》《为了生命的呼唤——王家岭“3.28”矿难救援全纪录》《穿越梦幻的时空——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纪实》《永恒的召唤——雷锋精神世纪交响曲》。

  二、赵承同志组织能力强,大局意识突出,参与一系列重大报道,出色完成任务。从2000年起,除2015年、2016年在新华社辽宁分社工作外,他参加了历次全国两会报道工作;从2002年起,他参加了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四次党代会,参与组织指挥中央主要领导重要活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雄安新区设立、博鳌亚洲论坛、金砖国家峰会等一系列重大战役性报道,采写或者策划组织了一大批重点报道。他领衔采写的重量级作品《“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中国共产党率领亿万人民实现中国梦的政治本色与力量源泉》《领航新时代的坚强领导集体——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产生纪实》《奋力开启新时代伟大征程——新一届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产生纪实》等,被媒体广泛采用。他领衔采写的风格清新的轻量型作品《政府工作报告的民生清单》《政府工作报告的时间表》《建设小康谱新篇——评述中国发展十大跨域》《十七大报告的新提法》等,受到广泛好评。

  三、赵承同志深入基层、深入实际,采写一大批反映群众生活的精品佳作。他曾到西藏分社工作近1年,期间深入到农牧区、山区、边境地区、灾区采写了大量生动鲜活的新闻作品。他参加了西藏那曲特大雪灾报道,深入雪灾核心区采访,反映了雪灾和抗击雪灾的真实情况,获得社长嘉奖令。

  他曾多次深入灾难现场参加报道。先后参加了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四川芦山地震、云南鲁甸地震、温州动车事故等报道,采写了《灾难中凝聚起强大的中国力量——四川芦山“4·20”强烈地震七日记》等现场感、故事性和思想性很强的作品,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

  他在辽宁分社工作期间,紧紧抓住东北振兴这一重大主题,深入调研,采写和组织了一大批稿件,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有力地引导和影响了舆论。他参与采写的《事关全局的决胜之战——新常态下“新东北现象”调查》,被业界誉为“东北报道里程碑式的经典作品”。针对2016年辽宁经济增长速度全国垫底、广受关注的问题,他带领记者广泛采访了企业家、政府官员、专家、一线工人等,采写了《滚石上山看辽宁——辽宁当前经济形势调查》,客观分析了辽宁政治生态、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同时指出了前进的希望和信心,受到读者的充分肯定。针对创新难的问题,他带领记者在沈阳机床厂蹲点近一个月,采写了三篇反映创新进展和体制机制制约的调研稿件,受到了中央领导和有关部委的重视。

  四、赵承同志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在媒体融合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近一年多来,他按照新华社党组的要求,狠抓新华社官方微博新华视点微博工作,新华视点微博的原创率、粉丝量、活跃度大幅度提升。他狠抓重点融媒体产品制作,国内部融媒体报道产品的“研发”能力和制作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他组织策划制作的反映反贫困斗争的微纪录片《光明》感人泪下,传播广泛。今年两会期间,他策划组织的反映宪法宣誓的2分48秒微视频《誓言》,被各大网站置顶、头条推荐,播放量过亿,被“中国宪法博物馆”收藏。他策划的微视频《奋斗者的答卷》今年5月1日正式推出上线,以记者讲述的形式,将科学家黄大年、钟扬的感人事迹娓娓道来,精心呈现出对新一代奋斗者的敬意,被新华社、微言教育、锐科技等主流微信公众号头条推送,成为集数个“10万 ”于一体的现象级产品,播放量近亿次。

  五、赵承同志刻苦勤奋,善于钻研,在政治、经济、人物等方面报道均有突出的建树。他长期从事中央领导人的重要活动、考察调研、出访报道,采写了一大批特写和通讯,以故事、细节和思想表达见长,受到广泛好评。《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心在,希望就在》等受到业界的高度肯定。

  他在经济报道方面有着比较深入的研究。在亚洲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增速减缓、国际金融危机等一系列重大经济历史节点上,组织策划了一大批重要经济调研和经济报道,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中国经济:关键时期的关键之战》《上市圈钱圈住了谁?——“火腿肠双雄”兴衰变局解析》等广受好评。2009年12月27日,在中南海紫光阁以新华社记者身份就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独家专访了国家领导人,电视和新华网进行了直播,产生了广泛影响。

  他在综合性报道方面有着比较明显的专长。他参与组织策划并编辑的《中国反贫困斗争的伟大决战》,以一系列生动感人的时代人物故事,记录了反贫困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时代风貌,被誉为“反贫困斗争的历史画卷”。

  他在人物报道方面有着较深厚的积累,他组织或采写的人物报道思想性强、生动感人。他采写的反映沈飞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事迹的《英雄魂 赤子心——追记“航空报国英模”罗阳》感动了无数读者。他参与组织策划并编辑的通讯《生命,为祖国彭拜——追记海归战略科学家黄大年》和报告文学推出后,产生强烈社会反响,黄大年成为“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优秀科学家的典范。

  
 

   上一页 1 2 3 4  

责任编辑: 张泽月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65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