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雷蒙

2024-10-30 14:37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获奖作品登记表

报送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工作者协会

作者姓名

雷蒙、范有涛、刘小飞、满都古勒、马吉、乌勒

作者工作单位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作品标题

住在涵洞为讨薪

刊播单位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

刊播日期

2014-11-15

字数(时长)

29分钟

作品体裁

新闻访谈

获奖证书类别

作者

推荐理由

采写简况: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于进城务工人员问题倍加重视。冬季的呼和浩特异常寒冷,一群来自四川省的农民工住进了京藏高速路下的涵洞中,一住就是七天。2014年11月13日,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百姓热线》栏目接到了这些农民工反映讨要拖欠了四年的工资问题,雷蒙带领节目组第一时间奔赴工人住地了解情况。

节目组经过认真调查,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清楚。节目组和农民工代表来到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劳动监察大队请求援助。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劳动监察大队给出的解释是拖欠工资的行为已经超出了两年的期限,不予立案受理。

由于此工程涉及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教育局、呼和浩特市铁一中、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政府,因此节目组分别找到了以上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了解欠薪的情况。《百姓热线》栏目介入后,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同意调查该工程,并答应尽快解决。

社会效果:节目播出一个月后,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政府和栏目取得了联系,调取《住在涵洞为讨薪》节目资料,和多部门进行核实,一一问责。12月20日这些来自四川的69位农民工终于领到了自己的工资(120万元)。

作品评价:与“农民工”相关的问题是当时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难题,其中农民工讨薪难最为突出。国务院三令五申要求各级政府下大力气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然而拖欠农民工工资事件仍时有发生,《住在涵洞为讨薪》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制作完成的。节目通过一个农民工群体讨薪事件,把农民工讨薪的“难”、建筑市场用工制度的“乱”、劳动监察部门的“冷”等几种社会现象,通过电视画面展示给了广大电视观众。

热点新闻事件、敏感社会问题,再加上主持人和评论员的精彩点评是这期节目成功的原因所在。难能可贵的是这期节目受到了各级政府重视,也使得整个新闻事件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节目彰显了记者敏锐的洞察力和专业的新闻素养,也表现了媒体人那份执着的社会责任感。另外,节目对于如何解决农民工讨薪难这一社会问题,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获奖情况:本期节目获得了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雷蒙作为主创人员代表前往北京领奖并做了经验交流。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张景云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86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