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战“疫”实录:不一样的纪念日,他们让人眼前一亮

2020-03-05 22:08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编者按:3月5日,第57个学雷锋纪念日。在这场没有旁观者的战“疫”中,志愿精神、奉献二字,格外打动人心;也让这个纪念日,平添了一份独特的意味。一声问候,一次帮助,一份温暖……集结在战“疫”一线的志愿者们,以不同的方式践行雷锋精神,汇聚志愿力量,擦亮时代底色。在这个不一样的纪念日,我们推出五位记者的采访手记,听他们讲述这些平凡人的故事,让那一束束光芒照亮希望。

  光明日报社记者张勇:

  申请20多次,她如愿从深圳来到武汉

  到武汉的20天时间里,陈蕊蕊和其他11位志愿者服务了98位隔离人员。因为近距离接触,每天工作都必须穿上厚厚的防护服,经常连续工作8小时,忙起来只能不吃不喝

  接连申请了20多次后,2月5日,陈蕊蕊终于获得了许可,动身前往武汉做一名志愿者。

  26岁的陈蕊蕊在海南长大,在武警部队当过护士,退役后在深圳一家民营医院的门诊部任护士长。1月24日,大年三十,陈蕊蕊主动联系武汉市武昌区团委,希望自己能到武汉当志愿者。

  2月11日凌晨,陈蕊蕊与事先约好的3位来自河北、山东的医生志愿者到达武汉。随后,他们4人开始在武昌区一家隔离酒店当起了护士志愿者,每天为隔离人员量体温、送饭,观察身体情况,照顾他们的生活。

  因为近距离接触,每天工作都必须穿上厚厚的防护服,经常连续工作8小时,忙起来只能不吃不喝,也不能上卫生间。陈蕊蕊粗略算了下,到武汉的20天时间里,自己和其他11位志愿者服务了98位隔离人员。有时,她还用自己的心理学知识为大家作心理疏导,她的服务和热心感动了许多隔离人员。

在武汉工作中的志愿者陈蕊蕊(右)

  一位在酒店隔离的60多岁的阿姨,才失去父亲。陈蕊蕊便通过写信、画漫画,鼓励她走出悲伤。现在,那位阿姨脸上终于有了笑容;两位3岁小女孩因为父母感染了新冠病毒,也在酒店隔离,为了让她们有安全感,陈蕊蕊常给两个小朋友画漫画、送零食;2月28日以来,陈蕊蕊又筹集捐款8000多元,购买生活物资,请其他志愿者把这些物资送给封闭小区里那些家里有困难的老人。

在武汉工作中的志愿者陈蕊蕊(右一)

  2月25日,我采写的陈蕊蕊事迹的报道在《光明日报》刊发。3月1日,我再次采访她时,她告诉我隔离人员已经送走了两批,还有新的隔离人员要来。

  陈蕊蕊是一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她做着不普通的事,尽自己的力量帮助武汉同胞,帮助困难之中的弱势人群,在这个春天里,用自己的善举,温暖着他们的心。

光明日报社记者张勇(右)在湖北省武汉市张家湾公安检查站采访。

  在武汉,还有许多像陈蕊蕊这样默默服务的志愿者,还有许多舍生忘死抢救病人的白衣战士,还有许多凛冽风雨中坚守防控路口的公安干警,还有许多整天忙碌保障群众生活的社区干部……

  他们,是一个个平凡的人,却共同组成了武汉的英雄集体群像。而他们,需要我们新闻工作者去报道、去讴歌,用他们的精神和力量鼓舞更多的人。

  经济日报社记者高兴贵:

  刚上岗就被投诉,“馨歌”没有放弃

  事情并不顺利。刚上岗的杨馨,想通过播放轻松音乐舒缓患者情绪,但歌曲刚播放一半就收到了焦虑患者的投诉。她并没有放弃,反而觉得自己的工作更有必要了

  “各位病友,馨歌提醒您,现在武汉的气温骤降,外面非常寒冷,大家外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我们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应对寒潮……”

  2月15日,位于洪山体育馆的武昌方舱医院广播里传出了一个温暖甜美的声音。前一晚,武汉遭遇大风和雨雪,但方舱医院内却依然温暖如春,除了配置的保暖设施,方舱医院里回荡的声音也让大家的心里暖暖的。

  电波里的声音来自武汉广播电视台的心理咨询广播节目主持人杨馨,馨歌是她的播音名。在方舱医院里,有些患者出现明显焦虑症状,需要心理疏导,杨馨是武汉共青团专门增开的疫情防控心理援助热线12355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后来成为方舱医院的一名主播志愿者。

杨馨在洪山体育馆武昌方舱医院播音。

  “就想通过心理疏导让他们不那么焦虑,以平常心态来面对疾病,积极的心理对战胜病魔很重要。”杨馨说,这是她最初的想法,然而事情并不顺利。

  2月7日,刚上岗的她想通过播放一些轻松的音乐舒缓患者的情绪,然后歌曲刚播放一半就收到了焦虑患者的投诉。但杨馨并没有放弃,反而觉得自己的工作更有必要了,“他们刚进方舱医院,内心肯定是不安和焦躁的”。

  为了不引起反感,刚开始杨馨把时长压缩到了一两分钟,后来等大家都适应了,时间慢慢长了,内容也增加了诗朗诵、小笑话等,“面对方舱医院这么多病人,照顾病患的情绪,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是必要的”。一个人的力量有限,杨馨为了帮助更多人,积极引导患者拨打12355热线,请专业的心理咨询专家为大家做心理辅导。

  看到医护人员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杨馨增加了播报物资发放等消息,“希望为医患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让患者安心,也给医护人员减轻些压力。”没过几天,12355服务台就收到了一个病人的特殊电话。这个电话不是做咨询,而是请求工作人员找到杨馨,希望通过她向方舱医院转达歉意。原来,前些天这位病人因为误解投诉了医院,后来知道真相后,觉得很过意不去,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向医院道歉。

  “早安,各位病友们!”馨歌的声音伴随着雪后放晴的阳光传进了方舱……是啊,再大的风雪也只是暂时的,风雨过后总会有晴天。

  采访中,杨馨老师一直在说,自己做的工作很小很小,还有更多人做了更多事。比如其他志愿者,还有那些医护人员,甚至那些病患,为了战胜疫情,他们都付出了很多。

经济日报社记者高兴贵在洪山体育馆武昌方舱医院采访。

  到武汉之后,类似的话我听很多采访对象说过,在平日里,他们是老师,是设计师,是小店店主,是农民工,但在疫情来了之后,他们都站了出来,做的事情不算太大,测测体温、搬搬物资、送些菜品……但他们做的都是必不可少的事情,这些事让这座城继续运转下去。

  他们就像一束束光,哪怕看似微弱,但它会照亮那些处在黑暗中的心,光多了,也就会照亮这座阴霾的城。

  澎湃新闻记者韩雨亭:

  没有防护服,也要守护这座城市

  武汉当地志愿者有一个极为朴素的价值观——既然全国那么多人都来帮助武汉,为什么我们武汉人不自己站出来呢?因此,在没有防护服的情况下,他们依然守护着这座城市

  武汉“封城”后,这座城市如何维系它的运行?这是我作为一个记者天然的好奇。

  此次武汉抗击疫情,在国家力量无法及时延伸到的城市各个角落里,有一股民间自发力量十分亮眼——武汉当地的志愿者群体,他们都是武汉最平凡的人,却在危急时刻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他们是如何深爱这座城市。

  在这样的情形下,我认识了雷胜、詹兵等几位当地志愿者。

  他们的故事令人动容,从除夕开始就战斗在抗疫一线,成为武汉宏大抗疫战场的补充力量,不停地往武汉郊区的乡镇运送防护物资。最关键的是,虽然运输了很多防护物资,而他们自己的防护设备却十分简单,通常只有口罩和医用酒精。在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仅用口罩作为防护装备,而且每天接触的都是医生、社区管理人员等高危人群,可想而知,他们背负了多大的压力。

武汉当地志愿者虽然没有防护服,却依然守护这座城市。

  在此过程中,他们的内心世界也经历了恐惧、彷徨和自我怀疑,乃至于亲朋好友的不理解,有人一度想放弃,但看到许多更需要帮助的人时,犹如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动着他们不忍心停下脚步,这是人性本身应有的善良、悲悯和责任使然。

疫情发生后,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一位志愿者(右)一直为当地民众输送物资。

  武汉当地志愿者还有一个极为朴素的价值观——既然全国那么多人都来帮助武汉,为什么我们武汉人不自己站出来呢?因此,在没有防护服的情况下,他们依然守护着这座城市。

  雷胜跟我说,现在身体只要稍微有什么异样,他就会怀疑是不是“中招”了,偷偷用温度计去测量体温;詹兵说,他经常感到浑身发热……这些心理反应背后,正是很多武汉一线抗疫志愿者们承受的压力。

  这场抗击疫情留给武汉人民一笔大的精神财富,就是守望相助。我相信,经此一“疫”,他们会更爱这个国家,也更加深爱自己所在的这座城市。

  湖北日报社政治新闻中心记者黄璐:

  “抗疫一线就是我们的课堂”

  作为新时代青年学生,尽管不在抗疫最前线,一样可以发挥自身能力,奉献自己的力量。疫情之下,正是人民需要之日,更是志愿者奉献青春之时

  志愿精神,奉献二字,在这场没有旁观者的人民战争中,意义格外不同。

  疫情发生后,湖北日报社政治新闻中心采访了很多志愿者,其中大学生志愿者团队,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在武汉大学,865名大学生志愿者加入到线上家教中,为武汉100多家医院的556个一线医务人员的子女服务。

武汉大学学生陈婉怡在家中为一线医护人员子女上日语课。

  在湖北中医药大学,74名研究生组成医疗志愿服务队,为武汉市洪山区176个社区居民提供防疫知识宣传、医疗咨询、心理辅导等24小时在线服务,目前已累计服务居民超过2000人次。

华中师范大学学生赵康俪与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子女梦梦视频对话,进行心理陪伴。

  在华中师范大学,该校心理学院启动关爱医护人员子女心理健康的“小天使计划”,30名志愿者,他们都是90后甚至00后,结对帮扶有需求的医护人员子女。

  ……

  武汉是一座大学之城,在各大高校,涌现出一批有责任、敢担当、讲奉献的大学生志愿者。他们辞别亲友,勇敢逆行,活跃在物资搬运现场,做最坚定的抗疫青年;他们置身前线,为一线医护工作者子女辅导功课,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白衣战士。

湖北警官学院大二学生、“预备警官志愿队”队长伍立轩在卡点志愿服务。

  “抗疫一线就是我们的课堂。”这是我在采访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队长王庆鲁时,他对我说的一句话。他说,作为新时代青年学生,尽管不在抗疫前线,仍可以发挥自身能力,在后方奉献自己的力量。“疫情之下,正是人民需要之日,当是志愿者奉献青春之时。”

  这番话,深深感动了我。当一场疫情如大考般来临,“娇嫩花朵”变身钢铁战士,扛起责任,事不避难地守护这座城市、这个国家。

湖北日报社政治新闻中心记者王婧(中)在社区采访。

  我们看到,90后已经长大,新一代青年正在登场。他们的勇气、朝气、豪气,也鼓舞我,用手中的笔和镜头,把他们的故事讲好。

  华龙网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黄宇:

  每天200多份盒饭,暖了胃更暖了心

  “我做的都是很小的事,比不了他们,很普通、很普通!”的确,朱秀芳做的是平凡小事,但她用自己的双手,用朴实的言行,暖了医务人员的胃,更暖了大家的心

  朱秀芳走路的速度太快了。这是我随她一起为战“疫”医务人员送餐时,最直观的感受。

  从用餐集中供应点到重庆三峡中心医院的上坡路有一公里。为了能让医务人员尽快吃上午餐,朱秀芳推着餐车,沿着马路快速穿行,路上哪里坑洼不平,哪里有台阶,她早已熟记于心。

志愿者朱秀芳(右)和同事推着餐车在马路上走得飞快。她们想把饭尽快送到医院,让医务人员吃上热饭。

  从2月17日至今,作为医院志愿者的她,俨然成为一名熟练的“送餐员”。朱秀芳体重只有110斤,餐车加上盒饭则有近100斤。跟着她送完餐,我们头发衣服都湿透了。

  而她每天和同事都要送200多份盒饭,来回跑上四五趟。看着瘦小的她如此熟练坚定,让我更加体会到疫情里每一件凡人小事的特殊意义。

送餐路上,志愿者朱秀芳(中)和同事推餐车上坡。

  她告诉我,医务人员多数和她女儿年龄差不多,天天这么高强度工作,看着真让人心疼。能在疫情期间为他们送餐,是自己能够想到的最不添乱,又能尽点心意的事情。自己做的都是很小的事,比不了医务人员的辛苦。话虽朴实,却让人暖到心窝里,我想,医务人员们也是这种感受吧。

  一周前,她偶然听到一个年轻护士说想吃妈妈做的泡菜,朱秀芳就开始给大家腌泡菜。家里3个泡菜坛用完了,她又找来几个空罐子,想尽可能地多做一点。现如今,“朱妈妈泡菜”已成为医务人员的下饭“神器”。

  “我做的都是很小的事,比不了他们,很普通、很普通!”采访时,朱秀芳一次次重复着这句话,每次说完都会笑,“哪天疫情停了,我就不送了。”

  的确,朱秀芳做的是平凡小事,但她用自己的双手,用朴实的言行,暖了战“疫”医务人员的胃,更暖了大家的心。

志愿者朱秀芳(右)接受华龙网集团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黄宇采访。

  在战“疫”一线蹲守采访一个多月来,我遇到过很多像她这样的人物。正是有朱秀芳式的人在默默付出,从不言苦从不喊累,如涓涓细流般润物无声,才让大家随时都充满战斗力。他们并不显眼,却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不求回报,却传递着爱与希望。

  守望相助,爱的暖流不断汇聚,这股力量必然助力抗疫早日胜利。

致敬所有冲在一线的新闻工作者!

愿早日凯旋!

  ▼ 更多阅读 ▼

  战“疫”实录:在与病毒贴身肉搏的ICU采访

  战“疫”实录:“我被世界保护着”!听记者讲述不一样的方舱故事

  战“疫”实录:90后记者的逆风绽放

  战“疫”实录:最让记者泪目的那些瞬间

  记者手记:元宵节,我们依然在战斗

  感动!离“新冠病毒”最近的媒体人

 

  本文内容分别由光明日报社、经济日报社、澎湃新闻、湖北日报社、华龙网集团提供,转发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 张爽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88471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