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绿染吕梁

2021-10-28 15:30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第六集《绿染吕梁——生而有灵》

  引子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是著名诗人舒婷《致橡树》中的诗句,这首诗以树木寓意爱情,其实,诗中所描写的,更有人类与自然之大爱。

  森林,是人类的发祥地,原始人依托森林茹毛饮血、摘果围猎,直至发展到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过度的索取,无数次的自食苦果,也终于让人类意识到,森林,才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

  真菌、野草、灌木、田禾、走兽、飞禽、人类,都依附于森林植被为主体的生态系统,万类生灵共生共荣。

  

  每一棵树木,都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生灵。

  无数棵树木形成的森林,依靠集群的力量构成一个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

  树木通过自己神秘的交流方式,学到了自我防卫的能力。

  一棵树的根系可以蔓延得很广,其距离大过树冠宽度的两倍。树木通过根系交错而产生联系,互通信息。一棵橡树遭遇到害虫侵袭,它会通过脉管将苦涩且具毒性的单宁酸导入树皮与叶片中,以尽力改变树皮和叶片原有的味道,让啃噬它们的昆虫退避三舍。

  与此同时,这棵橡树会借助根部土壤中的真菌作为媒介,构筑一个密度极其庞大的网络。相关研究表明,一茶匙的森林土壤中,就包含了衔接起来长达数公里的菌丝。

  通过真菌网络联机的功能,某棵树得到的信号会继续传递下去,交换害虫、干旱或者其他危险消息。其他伙伴收到警示消息,大家一起调动单宁酸输送到全身各处。

  作为共同生存的空间,森林里不只有树木,还有灌木、草本植物,甚至可能所有的植物都会以这种方式进行交流。越是天然萌生发育的森林,这种交流方式发生的概率会越大,效果也会更好。

  交口县古橡树公园内,有一个大约200多年前就被人们废弃的古老村庄。人退绿进,200多年前的这次小规模移民,让脑脑峪沟变成天然次生林生长发育的天堂。除了数百年的橡树林得以保存,公园内还生长有茶条槭、鹅耳枥、毛樱桃、大叶白蜡、冻绿、水栒子等70多个乔灌木树种,其中包括在北方地区罕见的古老树种漆树。长期不受干扰的自然生长环境,使得这里保持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形态。

  依附于茂盛的森林所提供的养分和环境,吕梁山中蕴藏着数量丰富的中药材资源。这些中药材以党参、黄芪、柴胡、连翘、黄精、芍药、甘草等草本植物为主。89岁的薛志毅,长期生活在文水三道川的麻峪口村。他凭着汾阳师范学校毕业的学识功底,守着一本《本草纲目》,喝着山泉水颐养天年,遇到身体不适,都是靠自己采集和种植的中药材依方治病,从不求助于外人。

  森林密布的大山里,还蕴藏着很多菌类资源。生活在这里的山民们,延续着千年以来靠山吃山的传统,在夏秋季节进入山中采集蘑菇、木耳、灵芝,将大自然馈赠的珍宝分享给需要它们的人类。

  这里是位于兴县东南部的黑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涉及东会、固贤、交楼申和蔚汾镇四个乡镇,面积达24415公顷。保护区的保护范围有: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与温带草原交错区的生态系统;褐马鸡、原麝、金钱豹;紫点杓兰等兰科植物;青毛杨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黄河一级支流湫水河源头和蔚汾河的水源地。

  黑茶山自然保护区内山地高峻,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有效地阻挡了西北寒流和毛乌素沙漠以及黄土高原沙尘,成为阻止沙尘进入山西、河北乃至京津唐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

  保护区内的植被包括以油松、山杨、白桦和辽东栎等形成的混交林;以蒿类、早中生禾草等为主的森林草原,是黄土高原特殊的森林草原生态系统典型代表场。根据调查统计,这里有食用植物资源87种、药用植物资源236种、工业用植物资源58种、防护和改造环境植物资源63种、植物种质资源8种,其中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紫点杓兰、大花杓兰。

  黑茶山下的扇子洼,分布着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青毛杨。青毛杨也叫山西杨,已被列为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极危种。由于受到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干扰,目前青毛杨仅保留有4个种群,这些种群以小集聚形式分布于山坡或谷底。这里是青毛杨种群在我国的唯一分布区。

  青毛杨树形挺拔美观,木材质地优良,是杨树育种的种质资源。通过对这一物种的进一步研究,可以更深层次揭示物种进化及遗传与变异的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保护价值。

  黑茶山自然保护区地处芦芽山和关帝山之间,位于吕梁山脉森林植被分布最狭窄的地段,东西宽度不足20公里,是吕梁山南北野生动植物基因交流的重要通道、是贯通吕梁山南北重要的生态走廊。

  黑茶山自然保护区油松林和山地沙棘等灌丛植被发育良好,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褐马鸡提供了觅食、繁衍和栖息的理想环境。这里已成为吕梁山褐马鸡分布的集中区域之一。调查表明,这里的褐马鸡种群达到30多个,数量约1500只。

  通过红外线摄像机样线布点拍摄,在黑茶山自然保护区还捕捉到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原麝、金钱豹、黑鹳,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青鼬,以及赤狐、狗獾、狍羊、野猪等三有野生动物的活动影像。这些影像证实了这条南北生态大走廊的生态保护成果,以及这里和吕梁山脉其他地区动物基因交流的密切联系。

  鸟类,依托森林资源营巢产卵,翱翔蓝天,它们是大自然中活泼可爱的精灵。许多飞禽还是森林害虫的主要天敌,在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苍鹭,也叫灰鹭,是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称为湿地保护者。它不仅是黑茶山自然保护区内阳坡水库的常客,也是吕梁山很多地方比较常见的水鸟。在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方山县横泉水库等河流、湿地、森林边缘,都可以看到苍鹭优雅的身影。

  在吕梁面积有限的湿地保护区,最常见的水鸟是种群数量较多的野鸭,野鸭分为绿头鸭、赤麻鸭、斑嘴鸭等30多个品种,都被列入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名录。

  三有保护动物,是指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与黑茶山自然保护区临近的岚县白龙山景区,鸟类资源丰富。国家三有保护动物红嘴蓝鹊成群栖息于这里的森林当中。红嘴蓝鹊也被称为长尾蓝鹊,经常成对成群活动,性格活泼,喜欢在树枝间跳上跳下或飞来飞去,繁殖期间性情凶悍,对接近鸟巢的人或动物会主动发起攻击。

  雉鸡,也称为环颈鸡、野鸡,栖息于山区、农田、沼泽,以及林缘灌丛草地中,以各种植物的果实、种子、植物叶芽、草籽和昆虫为食。雉鸡脚力强健,善于奔跑,特别是在灌丛中奔走极快,也善于藏匿。雉鸡种类很多,都属于国家三有保护动物。

  交城山国家森林公园内,著名的佛教净土宗圣地玄中寺,座落在石壁山这一道幽静的山谷之中。僧人和游客持之以恒的投食善待,使得这一群雉鸡成为主动来到这里觅食的常客。

  其实,高贵典雅的褐马鸡才是这个地方的主角。它们扬起高傲的头颅,或闭目养神、或悠闲踱步、或从容觅食,兴之所至,还会在游人面前轮番上演一波高台跳跃的即兴节目。

  褐马鸡是山西省省鸟,中国特有珍禽。100多年前,由于褐马鸡的羽毛作为装饰品在欧洲市场卖出高价,使得它成为人们诱捕掠杀的对象,对人类的恐惧因此也成为它们的遗传基因。要在山野林中接近褐马鸡,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只有在玄中寺,才能看到这一幕和谐的场景。

  1982年开始,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先后实施了“褐马鸡生态与生物学研究”、“褐马鸡领域与栖息地”等多项大型科研项目,同时在保护区内开展褐马鸡就地人工饲养繁殖实验,并取得了成功。

  遍布在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内的红外相机,多次记录到了褐马鸡各个季节的野外活动状况。根据科学推测,保护区内褐马鸡种群数量约在980-2124只之间。

  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内监测记录到的鸟类达到192种,其中包括留鸟、候鸟、旅鸟和迷鸟。2015年庞泉沟保护区样线调查中,遇见实体频次较多的鸟类有星鸦66次、雉鸡50次、红嘴蓝鹊24次、褐马鸡22次。

  庞泉沟地处苍茫绵延的吕梁山脉中段,这里有一片华北地区罕见的落叶松、云杉天然混交林。繁茂的树林中,除了数不尽的野生飞禽,还有许多野生哺乳动物穿梭生活于其中,为这一片森林增添了神秘而灵动的气息。为了更好地探索和保护这里的野生动物王国,近几年来,庞泉沟自然保护区逐步在全区域布置了红外相机,从而破天荒地纪录下了许多野生哺乳动物的珍贵影像。

  影像纪录最多的野生哺乳动物是食草和杂食性动物。

  狍,俗名狍子、矮鹿,也被称为东方狍、西伯利亚狍,是吕梁林区最常见的野生动物。狍是草食性动物,喜食灌木的嫩枝芽、树叶和各种青草、小浆果、蘑菇等。这里繁茂的植被为它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由于远离人类活动的干扰,山涧溪水不断,使得它们可以惬意悠闲地在这里生活。

  狍,属于中小型鹿类,体长可达1米,体重25--45公斤,尾部短小。雄狍长有并不粗壮的三叉角,这也是它们格斗和御敌的重要武器。雄狍的角在深秋或初冬时会脱落,次年2到3月开始缓慢重生,4到5月长成。庞泉沟的冬日寒冷而漫长,气温最低可达零下25度。狍身上那层厚实的皮绒,可以帮助它们抵御寒冷的天气。在野生环境中,狍的寿命一般为10到12年,最长可达17年。

  狍每年繁殖一次,食物最丰富的夏季是它们生儿育女的季节。它们一胎常产双子,甚至四五子。狍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2013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岩松鼠,别称扫毛子、石老鼠,是中国特有物种。在所有松鼠类动物中,岩松鼠繁殖能力最强,每年繁殖一次,一胎最多可产8仔。成年以后的岩松鼠体长大约为21厘米,在松鼠家族之中属于中等体型。它们在林边空地的岩石缝隙当中筑巢垒窝,性格机警、大胆。与大多数松鼠相比,岩松鼠的智商都要更高一些。岩松鼠和草兔、野猪、狗獾都被列为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并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红外相机在这个地方多次拍摄到的草兔影像,表明这一片区域是庞泉沟草兔专属的一片栖息地。

  草兔又名野兔,喜欢生活在视野开阔的林边缓坡低草地带,这样的地形地势有利于它们遇到敌情时随时逃跑和潜匿。草兔单眼视角可达180度,这样一双眼睛可以帮助它们远离危险,野兔的奔跑速度极快,能够达到每小时50公里。

  野猪,也称为欧亚野猪,民间又叫山猪,属于世界性物种,是庞泉沟森林中十分常见的野生哺乳动物。野猪是家猪的祖先,根据考古研究,世界上最早的家猪就是在我国由野猪驯化而成的。

  野猪冬天喜欢居住在向阳山坡的栎树林中,这是由于向阳的山坡背风温暖,栎林落叶层下的大量橡果也为它们过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野猪一般是早晨和黄昏时分活动觅食,大多集群活动,4到10头一群较为常见。野猪的环境适应性极强,食物包括野草、昆虫、鸟蛋、腐肉,它们也会掠食野兔和狍仔,属于杂食性动物。

  狗獾,也是一种杂食性动物,有冬眠习性,寒冬以外的季节也只在夜间活动。它们性情凶猛,嗅觉灵敏,是掘土打洞的高手,喜欢啃食植物的根茎、昆虫和腐烂的动物尸体,各种鼠类也是狗獾的捕食对象。狗獾的油是中医治疗烫伤的良药。

  庞泉沟森林食物链的顶端,是为数不多的食肉兽类。

  赤狐,是狐狸家族中最常见的成员,它们的听觉、嗅觉发达,性格狡猾,行动敏捷,是庞泉沟最主要的肉食性动物。赤狐喜欢单独活动,通常夜里出来捕食,主要以鼠类、野兔、野禽为食,也吃各种野果和农作物。赤狐的眼睛适于夜间视物,能把弱光合成一束,集中反射出去,所以在黑夜里,它们的眼睛常常发出蓝色的亮光。在我国民间传说中,赤狐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常常被称为“狐仙”。

  黄喉貂,是一种中小型毛皮动物,别称青鼬,体型柔软而细长,呈圆筒状,因前胸部具有明显的黄橙色喉斑而得名。它数量稀少,属于我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喉貂是森林中典型的食肉兽,从昆虫到小型鸟兽都在它的菜单之上。它们偶尔也会潜入村庄偷吃家禽,保护区人工饲养的褐马鸡也曾经遭受过它的危害。

  豹猫,是一种比家猫略大的夜行性猫科动物,单独或成队活动,喜欢在沟谷溪流等净水处觅食。

  庞泉沟浩瀚的森林也养育了华北豹这样的顶级掠食者。华北豹全身布满大小不同的古钱状黑环,因此民间又称金钱豹。豹性情孤僻,平时在自己的领域内单独活动,它没有任何天敌,因此常能看到它们悠闲地巡视在林间大道上,它们是这块土地上当之无愧的森林之王。

  2002年设立的薛公岭自然保护区,也在辖区内多次拍摄到了一只雄性华北豹的相片和视频。金钱豹在吕梁林区的生存状况,直接反映了这个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度。

  在以人工林为主的石楼团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也多次发现了褐马鸡、金钱豹和其他野生动物的踪影。团圆山自然保护区面积达16477公顷,吕梁人为恢复自然生境所做的努力正在得到应有的回报。

  2019年立冬前后,柳林清河迎来了十余只黑色的大鸟,它们是世界濒危珍禽黑鹳,也被称为“鸟中熊猫”。这也是黑鹳连续4年来到热气蒸腾的抖气河做客。

  2020年4月,春暖花开,候鸟归来。方山县积翠乡刘家庄村附近的松林,又一次迎来了100多只苍鹭在此筑巢安家。当地村民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这些苍鹭在这里栖息繁衍,构建了一幅温馨和谐的春日美景。

  对自然生境的尊重和维护,对所有生灵的关爱与呵护,是吕梁几代人通过行动所做出的正确选择,吕梁,会因为这样的选择而变得更加美丽。

   上一页 1 2 3 4  

责任编辑: 王小玉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27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