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战“疫”实录:写好历史底稿,三位前线记者有秘诀

2020-03-11 23:09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编者按:战“疫”时刻,一批新闻战士逆行而上。他们有的多次参加急难险重采访,经验丰富;有的精于挖掘深度新闻,思维活跃……采访中,他们冲锋在前,凭借细腻的观察、敏锐的判断和专业的思考,创作出一批视角独特、意蕴深厚的“走心”报道,写好战“疫”历史底稿。今天,我们邀请三位一线记者,讲述亲身经历,分享采访思考。

  新华社湖北分社记者余国庆:

  抓住时间节点 抓住历史人物

  身处重大历史事件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察角度,都有自己的记录方式。每一个媒体人也只能记录部分事件。我的一点体会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记录重要的时间节点,关注重要的历史人物

  疫情就是命令,新闻现场就是记者的战场。作为新华社驻武汉的一名分社记者,两个多月来,我始终坚持一线采访,有进危险地区的犹豫和后怕,也有稿件全网置顶的喜悦;有经历患者不幸离去的悲伤,也有见证救治成功的兴奋。

  为什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我的信念是:为历史作记录,在战“疫”中守初心。

  历史观和责任感,相信是这次疫情报道中很多媒体人的精神动力,我也不例外。这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

  从世界观来说,媒体人身处其中,他的每一篇报道,都是观察、记录这段历史的一个视角、一个片段。记者只有胸怀历史观和责任感,才能找到自己的角度定位,才能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情有意义,才能让自己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下来,也才能用历史的眼光,来观察思考记录所看到的一切。因为,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

  从方法论来说,就是如何记录你所看到的历史。身处重大历史事件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察角度,都有自己的记录方式。每一个媒体人也只能记录部分事件。我的一点体会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记录重要的时间节点,关注重要的历史人物。

  1月24日晚,一个很特别的除夕夜。我们采制新媒体报道《除夕夜,隔离区的祝福》,真实记录医护人员在这一特殊历史时刻对家人的祝福和心愿。一位年轻的妈妈对女儿说,“女儿,妈妈正在和很多人一起,守卫我们的城市,相信妈妈!”编辑到这段时,我发现自己也哭了。

  武汉“封城”后,如何适应“封城”生活?我们选取了6位拍摄对象,重症隔离室的医生、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者、居家隔离的小夫妻、社区防控负责人、接送医护人员的志愿者,制成纪录片《武汉“封城”影像志——七日谈》,成为这段历史的一个注解。

1月26日,正月初二,新华社湖北分社记者余国庆(右)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同医护人员一起商讨重症隔离室直播方案。

  2月23日,这一天,我们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利用“AR眼镜+5G直播”,穿越武汉三镇,行进式直播报道,带大家看看此时此刻的武汉,受到读者的关注和认可。

2月26日,新华社湖北分社记者余国庆(右)在火神山医院采访解放军病毒专家毛青。

  春到武汉城。3月9日,武汉病例明显减少,出现重大向好的趋势。在新华社总社领导亲自部署下,我们制作《武汉24小时》融媒体报道,用一天作为线索,选取24个时间点,展现24个普通武汉人的生活。融媒体产品冷静客观而又充满生机希望,是武汉抗“疫”的历史切片。

  此外,在很多重要历史时刻,我们都进行了记录,火神山医院的除夕夜,火神山医院交付,第一批方舱医院建成,第一批感染医护人员出院等等。

2月26日,新华社湖北分社记者余国庆在火神山医院内采访。

  除了记录重要历史时刻外,我们更要记录重要的历史人物。这段时间,我们记录了提出方舱医院概念的王辰院士、武汉地区首家以中医药治疗为主的江夏方舱医院总顾问张伯礼院士、送病人出院的李兰娟院士、疫情上报第一人张继先医生、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医生等。这些重要人物的记录,是这场历史事件中重要组成部分。

  与洪水、地震等报道现场不一样,这次疫情报道中遇到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面对面采访异常困难,尤其是主战场——重症隔离区。一些媒体采用视频连线的方式进行采访,是非常好的办法,也取得不错的效果。但视频连线也有局限,大多数时候,看不到细节,所以进入隔离区采访很有必要。但一些媒体带着专业设备进入隔离区,然后又将机器拿出来,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可能会造成医务人员的感染,增加疫情扩散的风险,也给单位同事带来隐患。

  我们团队成员多次进入隔离区拍摄记录,直击“红区”,做了大量有影响的报道。我们的做法是,在医院内部感染控制专家的指导下,带小设备进入,然后将设备放在重症隔离区,在隔离区内将拍摄的内容通过网络传出来,随后医院感染控制部门将设备完全消毒处理后,才拿出继续使用。这些措施虽然麻烦,但很有必要,也是专业的表现。

  大众日报社记者王凯:

  在“专”字上狠下功夫

  如何在一线最大程度地做好新闻现场的精彩呈现,发挥好现场记录的优势,是对每一个抗疫一线记者的综合考验。面对传播生态的变化,媒体人要在一专多能的“专”字上狠下功夫,真正体现主流媒体的权威和公信力

  1月25日晚,作为首批仅有的几位记者,我随山东省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到达武汉,在这段时间里,作为一名工作22年的媒体记者,在采访工作中,感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有不少感触,也有一些思考。

  思考一:如何发挥好前线记者的优势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形态和平台的多样化带来了信息传播的便利性,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信息传播的主体,都可以是一个信源。在这次抗疫一线报道中,这种情形让我印象深刻。

  1月26日凌晨,山东医疗队刚到达国家卫健委指定援助地黄冈,我们随队的几位前线记者立足未稳,反映医疗队员们踊跃报名、出征、离别等信息的文章、图片、视频等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出现在后方,甚至已经被相关人士编辑处理后,分发到各类媒体平台,以多种产品形式出炉,迅速赢得了大量关注。

  随后,山东省内多家派员医院专门成立后方报道保障支持系统,安排专人负责及时收集整理报道前方医疗队队员信息,除在自身网站、公众号、客户端等平台上推出外,还将相关内容同步通过原有新闻宣传渠道,向传统媒体输送分发,而这些素材正是大量后方记者急需的。另外,一些医疗队员还纷纷注册抖音、快手等个人帐号,直接将个人的工作、生活、所思、所见等直接在各类新媒体平台呈现,观看量动辄万级、十万级以上。

  这样,一条完整的“医护人员—医院宣传人员—后方记者—媒体”的内容生产供应链构建完成。它直通新闻当事人和新闻发生地,一方面连接新闻源,一方面执行后方编辑部的部署,直接对后方媒体服务。这些经过多方协作形成的报道,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毫不逊色于前线记者,这就对来自传统媒体的我们提出了挑战。

  同时,由于受疫情控制、人身安全、专业防护,甚至交通、环境等条件的限制,相比平时,这时候前线记者的信息来源、采访手段、采访形式也发生了显著改变。因此,作为一名前线记者,如何在一线最大程度地做好新闻现场的精彩呈现,发挥好现场记录的优势,为受众带来既专业又具有较强可读性的报道,是对每一个抗疫一线记者的业务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等的综合考验。

3月11日,大众日报社记者王凯(左)在黄冈“小汤山”——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南楼7层普通救治病房采访。杨汝燕 摄

  思考二:如何确保报道的专业性

  在这次战“疫”报道中,快餐化、碎片化、情感化的特点明显。疫情暴发后,各家媒体均以超常规的阵容全方位展开报道,除原有跑口记者外,大量抽调临时力量加入,但也暴露出专业知识短板,一些报道停留在细碎、情绪化的简单呈现。

  与此同时,一些具备医学背景的微博、微信公众号、客户端,却以专业化的报道获得热捧,尽管社交媒体的一些局限性也较明显,但其专业的表述、精准的呈现,也为我们专业机构如何做好这类报道,确保专业化水平提供了一个方向。

2月11日,大众日报社记者王凯在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现场。孔冠军 摄

  传播生态的变化,对传统主流媒体提出了挑战,同时也需要媒体人不断“转方式、调结构”,在一专多能的“专”字上狠下功夫,真正体现主流媒体的权威和公信力。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任梦岩:

  找到自己的突破口

  从广播的特性出发,抓住感染力、口述的力量、声音的力量,在疫情的报道中,能找到自己的突破口,这一点,是文字、视频所无法比拟的

  到今年3月底,就是我在特别报道部的第五年了。作为总台央广中国之声特别报道部的记者,就意味着要7×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前往新闻现场。

  2月12日,作为央广第三批报道队记者,我动身前往武汉。由于准备、待命的时间比较长,我自认为心理建设已经做得足够好。但是,当天上午接到出发的通知时,心里还是有些忐忑。特报部两位领导和中心总监把我和同事送到北京西站,坐上还在武汉停留的G505次列车,一路南下,驶向战场。

  来到驻地酒店,见到早已在这里战斗了两周的同事们。他们告诉我,物资准备还算充足,平日吃饭由外卖运来,这时候能吃上香喷喷的盒饭,已经非常知足了。

  第二天,我和同事去武汉协和西院区采访出院患者,虽然不进“红区”,但我也是异常紧张。看到其他媒体同行,那真是八仙过海,有穿防护服的、有带头套的、有带“潜水护目镜”的,各显其能。同事说,来久了,就没那么紧张了。除了口罩,去医院最多再带双手套和护目镜,不去“红区”的,真没必要那么紧张。第一天的采访很顺利,有一位出院患者面对我们特别有表达欲。

  但接下来的14天里,一天一篇稿子的发稿量,让我感觉像在“打仗”一样。

  广播报道不同于文字和电视,需要用声音表现现场,这次在武汉的报道既容易又困难,“容易”是因为前期有大量的现场素材可以选用,选题不愁,而“困难”的是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类似方舱医院等治愈患者出院的消息已经日渐平常,不再是新闻了。

  这时候,就要想法子开辟新战场,比如讲述疫情中的感人故事,采访志愿者等群体。事实上,在武汉采访,感受最深的,最让我感动的,除了无私奉献的医护人员,还有那些来自各地的志愿者,以及当地社区干部,有的志愿者之前从未到过武汉,这次来这里,只是单纯地想帮助别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任梦岩跟采武汉市大排查。

  另外,为了让报道有独家角度,我努力从广播的特性出发,抓住感染力、口述的力量、声音的力量。我想,在疫情报道中,借助声音的优势可以找到自己的突破口,这一点,是文字、视频所无法比拟的。

  无论是到疫区采访还是地震现场、爆炸现场,特别报道部的思路都是,一部分人跟现场动态、一部分人做深度调查。

  此次疫情报道,我们分3批进入武汉,团队里有6位记者和1位带队主任,在经历了刚开始的“乱战”后,我们及时调整了节奏,确定了6个人的报道重点方向,这样有的可以扎根社区做深度,有的跟随方舱跑动态,有的紧盯医疗队,有的专注于志愿者报道,另外,还安排专人负责每天的动态新闻对接。按照这样的“临时分口”,把工作做在前面,报道的质量、深度都有所提升。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任梦岩(左)采访援汉游轮“蓝鲸号”工作人员。为了弥补酒店房间不足,武汉市征用了7艘三峡游轮,作为援汉医疗队的住宿服务点,“蓝鲸号”是第一艘到达武汉的游轮。

  从2月12日到武汉至今,亲眼看着武汉一天天好起来。期间,遇到外地来支援的医疗队、志愿者,他们说的最多的是“疫情不灭、我们不退”。同样的,在前方报道的我们也坚定了信念,与武汉共进退。

致敬所有冲在一线的新闻工作者!

愿早日凯旋!

 

  ▼ 更多阅读 ▼

  战“疫”实录:笔下千钧,“铿锵玫瑰”别样红

  战“疫”实录:不一样的纪念日,他们让人眼前一亮

  战“疫”实录:在与病毒贴身肉搏的ICU采访

  战“疫”实录:“我被世界保护着”!听记者讲述不一样的方舱故事

  战“疫”实录:90后记者的逆风绽放

  战“疫”实录:最让记者泪目的那些瞬间

  记者手记:元宵节,我们依然在战斗

  感动!离“新冠病毒”最近的媒体人

 

  本文内容分别由新华社、大众日报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提供,转发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 张爽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88675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