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新闻座右铭 | 两位扶贫记者的真情告白

2020-07-16 21:29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编者按:一棵白菜让校农三方受益,一碗臊子面让农产品成为“网红”……中国教育报刊社记者禹跃昆、津云新媒体集团记者闫征的扶贫故事,生动体现了广大新闻工作者真诚服务人民、积极践行“四力”的实践和成果。他们深入扶贫一线,满怀激情热血,采写感人故事,用责任与担当,给老乡带来希望,把“新闻座右铭”写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

  中国教育报刊社禹跃昆:

  新闻就在脚下

  “新闻就在脚下”。作为一名记者,选题在哪里?新闻在哪里?这可能是一个永恒的职业“焦虑”。对于从事新闻工作近十年的一名记者,“新闻就在脚下”正是我一直默默坚守的座右铭

  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增强“四力”的要求,我一直以增强“脚力”为核心,深入基层、贴近基层、拥抱基层。我以三组数字为例:

  2017年,出差24次,跑了16个省;2018年,出差27次,跑了19个省;2019年,出差26次,跑了12个省。

  我想分享一个故事,一个关于一棵白菜扶贫的故事。

  为了加强与基层的联系,我把全国扶贫主战场贵州的扶贫硬骨头——黔南州作为我的基层联络点,每年定期赴该地深入调研。

  2017年11月初,贵州省黔南州教育局给我发来一条线索,当地召开了一个关于开展校农结合的教育扶贫会议。12月5日,我启程从北京来到贵州,深入到黔南州最偏远的荔波、平塘等地采访,全面调查了校农结合的典型做法。校农结合,一方面组织贫困户在家门口种白菜,现场收钱,解决了销路和后顾之忧,同时增加了收入、脱了贫;另一方面这些蔬菜运到学校食堂,黔南州的学生吃上了绿色蔬菜,并节省了市场流通环节,让利于学校。

  2018年2月8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刊发了我撰写的通讯《一棵农家白菜的校园之旅》。报道刊发后五天,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做出批示,要在全省推广黔南做法。随后,甘肃、安徽等省也开始推广校农结合的做法。这篇报道还先后获得多个新闻奖项。

中国教育报刊社记者禹跃昆(左)在贵州采访校农结合扶贫典型经验。

  这棵走向全国的贵州白菜,从最初的一则会议短讯变成一个撬动全省乃至全国的典型报道。这其中,增强“脚力”、深入实地,用自己的眼力分析验证,起到了关键作用。

  通过这个故事,我也明白了:中国教育最鲜活的故事,在基层;中国教育最淳朴的感动,也在基层。作为一名记者,我们要去鲜活的基层现场跑一跑,亲吻基层芬芳的泥土,大口呼吸基层新鲜的空气,以更快、更深入的脚力换来冒着香气的稿子。

中国教育报刊社记者禹跃昆(右)与同事深入西柏坡蹲点采访老红军。

  得益于新闻座右铭的力量,我撰写的新闻作品先后获得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全国残疾人事业好新闻、中国教育报刊社总编辑特别奖等奖项;

  得益于新闻座右铭的力量,我也把我深入基层采访的鲜活故事讲给同行听,获得了全国“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优秀选手;

  得益于新闻座右铭的力量,我先后策划了“为了总书记的嘱托”“牢记总书记的深情嘱托”等重大选题,成为教育领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标志性报道。

中国教育报刊社记者禹跃昆(左)在人民大会堂两会采访现场和同事研究选题。

  作为一名融媒体时代的记者,我坚信:只要我们把新闻的根扎得越深、越牢,就能享受基层新鲜的空气和土壤,融媒体就能枝繁叶茂;

  我坚信:只要我们做一名“一头汗两脚泥”的学习型记者,就能成为一名“既仰望星空又10万+不断”的专家型记者;

  我坚信:只要我们脚下有路,就能眼里有光,只要我们心中有梦,就能笔下生花。

  津云新媒体集团闫征: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那一次采访让我深深体会到与老乡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能缩短心与心的距离,住在农家的炕头上收获的才不止是建议。作为一名记者,不但要创作优秀的作品,更要让它成为扶贫的助力器;不但要用心弘扬主旋律,更要用情让扶贫收到实效

  对得起老乡做的那碗臊子面

  2018年7月,我走进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的大寨村,报道第一书记宋鹏靠一碗臊子面致富一个村的故事。宋鹏那句“我要对得起老乡给我做的那碗臊子面”,至今让我印象深刻。

  那一次采访,让我深深体会到与老乡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能缩短心与心的距离,住在农家的炕头上收获的才不止是建议,我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我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此后我脚步不停、笔耕不辍,只为把爱送到大山深处。

津云新媒体记者闫征(左)采访“臊子书记”宋鹏 。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句话可以让你醍醐灌顶,真正叫你醍醐灌顶的,只能是一段经历。

  采访拍摄的那些天是雨季,随时有发生泥石流的危险。我们把摄像器材用绳子绑在身上,徒步爬山两个多小时,这时才知道这条进山唯一的路,是宋鹏带村民种花椒树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下山的时候下起雨来,我们的衣服湿透了,又冷又饿,村民全神贯注地保护我们下山,不停地说:“让你们这些娃受苦了。”一下山,大娘就端出热气腾腾的臊子面,吃着面我落泪了。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宋鹏为什么“豁出一条命,也要挖断穷根”;那一刻,我深深理解了那句话:“我要对得起老乡给我做的那碗臊子面。”

  十多天的拍摄,我与村民们同吃同住,拍摄到基层一线最鲜活的素材。“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这句座右铭在我的心中也有了更深的意义。

津云新媒体记者闫征(左)和同事上山采访。

  离开大寨村的日子,热气腾腾的臊子面和淳朴善良的村民成为了我的牵挂。作为一名记者,我们不但要创作优秀的作品,更要让它成为扶贫的助力器;不但要用心弘扬主旋律,更要用情让扶贫收到实效。在2018年天津融媒体粉丝狂欢节上,津云新媒体开展“情暖大寨津云在行动”公益活动,邀请“臊子书记”宋鹏和大寨村村民,带着当地特色产品到津云展区。在津云客户端开设直播“美女狂吃臊子为啥”,慕名前来购买沙湾臊子的天津市民络绎不绝,更多网友在网上下单扫货。

  通过新闻扶贫推销“网红”农特产品

  脱贫攻坚战,是一场硬仗,打赢这场战役,要看到挑战,更要拿出具体举措。2019年,津云新媒体集团继续通过新闻扶贫的方式,在天津举办展会,把包括沙湾臊子在内的陇南多个县的“网红”农特产品引入天津。

天津融媒体粉丝狂欢节帮陇南老乡推介特色农产品。

  50多天时间里,记者与甘肃陇南商户紧密对接,没有休息,不分昼夜,成千个电话,上万条微信聊天记录,让陇南14家大型商户燃起了信心。等到陇南商户的131种、1000多箱货品到津时,我们又全部转换到同一岗位“搬运工”。大家开玩笑地说,1000多箱货,真的锻炼了我们的脚力。三天展会,津云派出了20多位记者采访报道,推出了“主播吆喝系列”和“陇南商户有话说系列”等共65部微视频作品。

  展会最后一天,我累到声音嘶哑,心底始终有一个声音回荡,“我要对得起老乡给我做的那碗臊子面”。当我看到131种产品脱销,农户们收到24万多元的货款,满心欢喜地离开天津时,我感到这50多天的辛苦付出,值了!

  感人扶贫故事成直播带货最抓人卖点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很多农产品遭遇滞销。疫情稍有好转,我便踏上了去往甘肃陇东和陇中地区的采访之路。看到老乡们辛苦种植的瓜果蔬菜就要烂在地里,心里真不是滋味儿。于是一场名为《老乡别急,我们帮你》的网络助力脱贫攻坚直播带货系列公益活动启动了。全市16区及甘肃陇南的主要负责同志化身“推销员”,与海河传媒中心主持人共同为天津结对帮扶地区和贫困地区的特色扶贫产品直播带货,帮助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励志的声音、奋斗的精神穿透手机屏幕感动了千万网友。“你们知道吗?甘肃麦积山的土蜂蜜,是真正取之于大山的好蜂蜜。为了把这种优质蜂蜜推广出来,我们帮助当地百姓,培训养蜂技术,捐助蜂箱,让当地近6000户蜂农走上脱贫的道路。有的通过养蜂,居住的土房变砖房,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这些凝结着在脱贫攻坚战中点点滴滴心血和感情的故事,成为直播带货最抓人的卖点。

津云新媒体《新闻扶贫我们在一起》公益活动,线上线下销售陇南特色农产品。

  我们的直播脚本经过近20天、50余次修改,从直播预热的定场小诗,到产品特色的细节描述;从现场试吃的产品体验,到福利奉送的引导转发……每一个细节都努力做到极致和完美。

  汗水淌在脸上,责任装在心里。成功的信心,始于践行“四力”,源于不忘初心。在脱贫攻坚的路上,我愿意把爱送到大山深处,给老乡们力量与希望。以爱的名义织就清朗的网络,以情的志向照亮脱贫路上的梦想!

  ▼ 更多阅读 ▼

  我的新闻座右铭 | 人民日报社马跃峰:每一次都不能懈怠

  我的新闻座右铭 | 新华社熊争艳:以“土”为乐

  我的新闻座右铭 | 光明日报社尚杰:苟怀四方志,偏向边地行

  我的新闻座右铭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吴勇军:学到老 跑到老

  我的新闻座右铭 | 新华社程云杰:眼界决定境界 境界决定格局

  我的新闻座右铭 | 光明日报社王瑟:做个“深山”采玉人

  我的新闻座右铭 | 中国青年报社王鑫昕:比别人多跑一步 比别人深挖一层

  我的新闻座右铭 | 新华社金立旺:好学力行,做到不可替代

  我的新闻座右铭 | 哈尔滨日报社陈南:冲锋,重整行囊再出发

  他们的新闻座右铭,每一句都让人热血沸腾!

    新闻座右铭 | 两位新闻“老兵”转型:时间是最好的显影剂

  座右铭 | 记者最快乐的时刻

  新闻座右铭 | 两位专业记者,告诉世界“正在发生什么”

责任编辑: 张爽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9218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