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新闻座右铭 | 是“战斗”,也是“朝圣”!军事记者的燃情岁月

2020-08-06 09:21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编者按:与魏巍名篇相伴,为“最可爱的人”奔走的记者;手术后三天投入工作,时刻保持冲锋状态的编辑,尽管他们的座右铭表述各异、故事不同,却都蕴含着同样的追求,那就是记录波澜壮阔的改革强军,书写平凡可敬的基层官兵,为强军助威,为打赢助力。

  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张汨汨:

  最可爱的人让我充满力量

  从十几岁时第一次读到它,再到大学、到工作,每逢一些场景,每当遇到一些人,它的语句就会时不时在我脑海中跳跃出来,作为背景音乐,震撼着我,淘洗着我,也鞭策着我。在职业生涯的每一天里,在每一次采访、每一篇稿件里,同样无数次地、也越来越深刻地让我感到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他们让我充满力量

  我的座右铭,源自一篇课文,一篇在中学课本里要求“背诵全文”的课文。从十几岁时第一次读到它,再到大学、到工作,每逢一些场景,每当遇到一些人,它的语句就会时不时在我脑海中跳跃出来,作为背景音乐,震撼着我,淘洗着我,也鞭策着我。

  它,就是著名军事记者魏巍的名篇《谁是最可爱的人》。

  魏老说,在朝鲜的每一天里,他都“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而我,在职业生涯的每一天里,在每一次采访、每一篇稿件里,同样无数次地、也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最可爱的人——

  “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我的新闻座右铭就是——最可爱的人让我充满力量。

  作为军事记者,出差、出“长差”、出“苦差”是家常便饭。每一次出差,是任务,是“战斗”,也是“朝圣”——是的,我又要去部队了,又要见到我们的战士、我们最可爱的人了!他们,有的在大漠最深处维护着最新一代的武器装备,有的在戈壁滩上驾驶最老旧的飞机播种造林,有的在最寒冷的高山上盯着雷达电波,有的在最偏远的海岛上伴着腥咸的海风,一守就是二十年。他们有的维修了一辈子飞机却从没上过天;有的驾驶着最昂贵的兵器车,却穿着最便宜的胶鞋;他们在盛夏忍着满身的泥汗,把洗澡水分给断水多日的群众;他们在凛冬挂着两睫毛白霜,在界河冰道上爬一步、摔一跤……

2008年11月20日,新华社解放军分社记者张汨汨在中蒙边境与边防官兵一起巡逻。

  每次出差回来,当我从那些戈壁、大漠、高山、海岛又回到首都,回到彻夜通明的新闻大厦,魏老那悠长的句子便会又一次回响在我脑海中:

  “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安安静静坐到办公桌前计划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向孩子嘴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悠闲散步的时候……”

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期间,新华社解放军分社记者张汨汨在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震区采访。

  这些时候,我感到了幸福,更感到一种深深的愧疚。多年来,我采写过老英雄张富清,“中国好人”郭明义,老艺术家阎肃、田华,还有众多人们耳熟能详的航天英雄、试飞英雄……但更多的,是武文斌、欧德松、姜喜良、张茂春这样来自一线、平凡而高尚的基层官兵。他们的名字在世人的眼中越陌生,我的愧疚感就越强烈。他们无愧于他们的岗位,无愧于他们头顶的八一军徽。而我呢?作为军营故事的讲述者,作为军队形象的传播者,这些无言的付出、默默的奉献,我讲述得怎么样?传播得怎么样?

  愧疚中,我不敢轻忽,更不敢懈怠。但也许,哪怕穷尽我的职业生涯,这种愧疚也不可能释然吧。

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期间,新华社解放军分社记者张汨汨在四川省都江堰市“铁军帐篷小学”采访受灾儿童。

  近日,我国南方进入防汛的关键时期。就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此时,我与同事们正在制作一组新媒体海报,叫做“迷彩变了,你们没变”——与22年前的98抗洪相比,环境变了、装备变了、身上的军装变了,但我们的解放军战士那种英勇与担当,奉献与大爱,一以贯之,丝毫没变,与22年前一样,与魏老文章发表的69年前一样,与这支军队组建时的93年前一样。

  而我们军事记者,也应该与我们的战友一样,在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在巨变转型的传媒环境中,在凤凰浴火的国防和军队改革中,我们的责任与担当、情怀与初心,不能变。

  “谁是最可爱的人”——这已是不需要回答的设问。它让我充满深情,也充满责任,更充满力量。(作者系新华社解放军分社记者)

   解放军报社张磊峰:

  时刻保持冲锋的姿态

  我常常在想,要以怎样的状态,才能跟得上日新月异的新时代,跟得上波澜壮阔的改革强军,跟得上高歌猛进的军事新闻重塑?我的新闻座右铭就是——时刻保持冲锋的姿态

  原点,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不论对于军人还是新闻人而言,这个原点就是“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答案。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强调的,我们出发的原点、奋斗的原点、一切价值和意义的原点,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我的军事新闻梦想起航的原点,是在原广州军区战士报社。那是红军时期创办的一张报纸,那里沉淀了厚重的红色基因,随着改革强军的一声号角,融入了历史的洪流之中。

2019年,解放军报社张磊峰在江西于都参加中宣部组织的“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

  时隔近10年,我重新回到朝思暮想的解放军报社采编一线岗位。我常常在想,要以怎样的状态,才能跟得上日新月异的新时代,跟得上波澜壮阔的改革强军,跟得上高歌猛进的军事新闻重塑?我的新闻座右铭就是——时刻保持冲锋的姿态。

  在这里,我有幸聆听党的核心、军队统帅、人民领袖的冲锋动员,“军报姓党,就要爱党、护党、为党,为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竭尽全力,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2015年12月25日,习近平主席视察解放军报社并发表重要讲话,那一幕让我们终生难忘,砥砺前行。

  在这里,我有幸目睹老一辈军报人的冲锋身影,他们胸怀成人之美之心,深谙点石成金之术,立定甘做嫁衣之志,肩扛视同己出之责,年复一年勤奋耕耘,让不眠的灯光迎接清晨的霞光,用青丝变暮雪换来了军报的金字招牌。

  回望原点,叩问初心,就要用冲锋的姿态战斗。

  2015年夏,抗战胜利70周年特刊宣传与专题新闻版的常态编辑工作叠加,此时,我们又接到上级要求尽快出版《抗战家书选编》的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连续20多天里,我和战友们每天加班到天亮。有一次,一位老同学打来电话,尽管他不断提高音量,可我还是听不清楚。去海军总医院就诊才发现,是由于睡眠过少导致左耳神经性失聪,而且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事后那名老同学感慨:“你们真是天天在战斗!”

  回望原点,叩问初心,就要用冲锋的姿态创新。

  2016年冬,军报酝酿改版之际,我们受命开始筹备全新版面《基层传真》。如何紧贴部队实际、讲好基层故事、传递官兵心声?那段时间,我们白天调研,晚上撰写报告,凌晨反复打磨试验版。有一天清晨,当我带着24小时心脏监测仪(HOLTER)在办公室通宵加班时,被一位刚下夜班的社领导看到,首长询问后才得知,由于高强度工作和失眠导致心脏早搏,医生建议我佩戴仪器监测并充分休息。这些年,正是凭着时刻冲锋的姿态,我们将版面打造成了军委机关了解基层的窗口、官兵自我展示的舞台,多次受到军委首长的表扬肯定。

  回望原点,叩问初心,就要用冲锋的姿态担当。

  近年来,我连续担负主题教育、“记者重走长征路”“从抗疫斗争中汲取奋进力量”等数十个重点栏目的开栏和采编工作,同时兼顾版面、全军综合反响稿、全军重大典型等机动任务,在晨曦微露的办公室里、在通宵推稿的电脑屏前、在行色匆匆的征途中,冲锋是姿态,更是常态。去年7月上旬的一个周末,我在加班撰写重走长征路综述时感到腹部剧烈疼痛,送到解放军总医院后被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弥漫性腹膜炎,当晚就进行了阑尾切除手术。手术后第三天,我便主动申请出院投入工作。

2019年,解放军报社张磊峰在解放军报社“业务大讲堂”授课。

  “本立而道生”。历史告诉我们,我军政治优势是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强大起来的,在忠诚与背叛的斗争中巩固发展的。作为新时代的军队新闻工作者,我们必须率先回答好“胜战之问”“价值叩问”“本领拷问”,始终保持冲锋者的战斗姿态,激情燃烧、义无反顾地为强军助威、为打赢助力。(作者系解放军报社政工室政教组组长)

  ▼ 更多阅读 ▼

  我的新闻座右铭 | 人民日报社马跃峰:每一次都不能懈怠

  我的新闻座右铭 | 新华社熊争艳:以“土”为乐

  我的新闻座右铭 | 光明日报社尚杰:苟怀四方志,偏向边地行

  我的新闻座右铭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吴勇军:学到老 跑到老

  我的新闻座右铭 | 新华社程云杰:眼界决定境界 境界决定格局

  我的新闻座右铭 | 光明日报社王瑟:做个“深山”采玉人

  我的新闻座右铭 | 中国青年报社王鑫昕:比别人多跑一步 比别人深挖一层

  我的新闻座右铭 | 新华社金立旺:好学力行,做到不可替代

  我的新闻座右铭 | 哈尔滨日报社陈南:冲锋,重整行囊再出发

  他们的新闻座右铭,每一句都让人热血沸腾!

    新闻座右铭 | 两位新闻“老兵”转型:时间是最好的显影剂

  座右铭 | 记者最快乐的时刻

  新闻座右铭 | 两位专业记者,告诉世界“正在发生什么”

  新闻座右铭 | 两位扶贫记者的真情告白

 

  本文版权归中国记协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为中国记协网。

责任编辑: 张爽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92688901